《竹枝》

时间: 2025-01-19 18:04:47

江畔谁家唱竹枝,前声断咽后声迟。

怪来调苦缘词苦,多是通州司马诗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江畔谁家唱竹枝,前声断咽后声迟。
怪来调苦缘词苦,多是通州司马诗。

白话文翻译:

在江边,哪一家在唱《竹枝》呢?前面的声音断断续续,后面的声音显得缓慢而低沉。
怪不得这歌调听上去很苦,原来是因为歌词悲苦,多是通州的司马(指的是司马光)所作的诗。

注释:

  • 竹枝:一种民间歌曲,通常以竹子为题材。
  • :指声音哽咽,含有感情的表现。
  • 通州:古代地名,今为北京市通州区。
  • 司马:指司马光,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、政治家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是唐代著名的诗人。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、情感真挚著称,既有社会批判的深度,也有个人情感的细腻。白居易生于盛唐,经历了政治动荡的晚唐时期。

创作背景:

《竹枝》创作于白居易晚年的某个时期,正值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民间生活的体验。他通过这首诗表现了对民间艺术的热爱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苦涩与无奈。

诗歌鉴赏:

《竹枝》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民间歌唱场景,表现了生活的苦乐。诗中“前声断咽后声迟”,描绘了歌唱者的情感波动,仿佛经历了一段曲折的故事。歌声的断断续续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凄凉,隐含着对生活不易的感慨。

“怪来调苦缘词苦”一句,进一步揭示了歌曲的内容与演唱者的心境相互交织,歌词的悲苦使得旋律也显得格外沉重。诗中提到的“多是通州司马诗”,则暗示了这种苦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,也是一种社会普遍现象的反映。白居易以此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洞察,体现了诗人对民间文化的关怀以及对社会状况的思考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• 江畔谁家唱竹枝:描绘了在江边听到有人唱歌,激发读者的好奇心。
  • 前声断咽后声迟:展现了歌声的情感波动,前面的声音充满情感,后面的声音则显得沉重。
  • 怪来调苦缘词苦:反思歌声的苦涩,指向歌词的悲惨,揭示了歌曲的深层含义。
  • 多是通州司马诗:提到特定的作者,暗示这类悲苦的歌词在当时的流行,反映社会现象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对仗:诗中“前声”和“后声”、“调苦”和“词苦”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的对比。
  • 拟人:将声音拟人化,展现了歌声的情感变化。

主题思想:

整首诗通过描绘民间歌唱的场景,表现了对生活现实的深刻反思,表达了对社会苦难的同情和对民间文化的热爱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• :象征着流动的生活与时间的无情。
  • 竹枝:代表着民间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状态。
  • :象征着情感的表达与传递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《竹枝》中提到的“谁家”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歌曲? A. 长安
    B. 通州
    C. 洛阳

  2. “前声断咽后声迟”描述了什么样的情感状态? A. 欢乐
    B. 伤感
    C. 平静

  3.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? A. 自然之美
    B. 社会苦难
    C. 爱情

答案:

  1. B. 通州
  2. B. 伤感
  3. B. 社会苦难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
  • 李白《夜泊牛津》
  • 白居易《琵琶行》

诗词对比:

  1. 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同样以音乐为主题,表现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。
  2. 杜甫《春望》:两者都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苦难,但白居易更倾向于民间视角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唐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白居易文集》
  • 《唐代诗人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