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和三日》

时间: 2025-01-04 07:57:23

苦遭年少强追陪,病眼看花更覆杯。

夹岸万人倾国出,清江一注两山开。

游人欲尽惊鸥下,晚日犹须恶雨催。

更恐明年有离别,折花临水共裴徊。

意思解释

诗词名称: 和三日

作者: 陈师道 〔宋代〕

类型: 古诗词

原文展示:

苦遭年少强追陪,病眼看花更覆杯。
夹岸万人倾国出,清江一注两山开。
游人欲尽惊鸥下,晚日犹须恶雨催。
更恐明年有离别,折花临水共裴徊。

白话文翻译:
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年轻时遭受强烈追求的苦恼,眼睛因病而看花似乎更加模糊,饮酒时杯子被翻覆。两岸的游人如潮水般涌来,仿佛整个国家的人都出动了,清澈的江水在两座山之间奔流而过。游人们快要离去,惊扰了水中的鸥鸟,落日的余晖中,似乎又要遭遇恶劣的天气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明年可能又会有离别的时刻,折花临水时依依不舍。

注释:

  • 苦遭:遭受痛苦。
  • 病眼:眼睛因病而受损。
  • 夹岸:两岸。
  • 倾国出:形容人多,像倾国而出。
  • 清江:清澈的江水。
  • 恶雨催:恶劣的天气即将降临。

典故解析:

  • :江河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人生的流逝和离别。
  • 游人:象征世间的纷繁与无常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

陈师道(约1040-1100),字仲明,号静斋,宋代诗人,擅长咏怀和山水诗,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融合。

创作背景:

该诗写于作者年少时,正值其人生的转折点,经历了人生的困惑与思索,表达了对离别与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
诗歌鉴赏:

这首诗的情感复杂而细腻,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抒发出个人的苦恼与思虑。开篇即以“苦遭年少强追陪”引入,展现出年轻时的无奈与病痛,接着通过对江水与游人的描写,反映出外界的繁华与内心的孤独。诗中“夹岸万人倾国出”的描写,展示了人潮汹涌的热闹,而“晚日犹须恶雨催”的意象则暗示了即将到来的不安与离别。最终,诗人在“折花临水共裴徊”中表达了对未来离别的忧虑与不舍,令人感受到深沉的情感与哲理的思考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• 苦遭年少强追陪:年轻时受人强烈追求的苦恼。
  • 病眼看花更覆杯:病眼看花似乎更模糊,饮酒时杯子翻覆象征不顺。
  • 夹岸万人倾国出:两岸人群如潮水般涌来,映射社会的热闹。
  • 清江一注两山开:清澈的江水在两山之间流淌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。
  • 游人欲尽惊鸥下:游人快要离去,惊扰了水中的鸥鸟,暗示离别。
  • 晚日犹须恶雨催:落日余晖中,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恶劣天气。
  • 更恐明年有离别:对未来离别的忧虑与不安。
  • 折花临水共裴徊:在水边折花,流连忘返,表达依依不舍的情感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比喻:将人潮比作倾国而出,形象生动。
  • 对仗:如“清江一注,两山开”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  • 拟人:游人和鸥鸟之间的互动,赋予自然以生命。

主题思想:

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的交织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、离别及内心孤独的深刻反思,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
意象分析:

  • 江水: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人生的无常。
  • :象征青春与美好,折花则暗示着失去。
  • 游人:代表世间的纷扰与喧嚣,映射人生的孤独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诗中“病眼看花更覆杯”的意思是什么? A. 眼睛看得很清楚
    B. 眼睛因病而模糊
    C. 酒杯翻倒了

  2. “夹岸万人倾国出”中的“倾国”指的是什么? A. 一个人
    B. 一国之人
    C. 两岸的风景

  3. 诗中表达了对未来的什么情感? A. 兴奋
    B. 忧虑与不安
    C. 快乐

答案:

  1. B
  2. B
 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杜甫《春望》
  • 李白《早发白帝城》

诗词对比:

  • 杜甫《春望》: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但更侧重于社会动荡带来的忧虑。
  • 李白《早发白帝城》: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人心的畅快,情感较为乐观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宋代诗人研究》
  • 《中国古典诗歌鉴赏》
  • 《诗词的韵律与技巧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