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念奴娇六首 其四》
时间: 2025-01-08 23:06:34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念奴娇六首 其四
作者: 奕绘 〔清代〕
游山归骑,过昆明忽忆乾隆新凿。
蓄水机关湖四面,启闭亲劳制作。
耕织图边,绣漪桥下,玉水尤澄澈。
楼船飞渡,望蟾时御层阁。
水战鼍鼓鸣雷,霓旌蔽日,火炮如星落。
十里荷花强半死,剩有芦花雪白。
窗网蜘蛛,墙钻鼯鼬,往事难重说。
玉华宫闭,松风溪水呜咽。
白话文翻译
在游山归来的途中,经过昆明时,忽然想起乾隆年间新开凿的湖泊。湖水环绕四面,开关的水闸是亲手制作的。耕织的图案边上,绣漪桥下,清澈的湖水尤为明亮。楼船飞跃而过,仰望月亮时,正好看到皇帝的层楼。水战中,鼍鼓声如雷鸣,彩旗遮蔽了太阳,火炮如星星般落下。十里荷花几乎全都枯死,剩下的只有雪白的芦花。窗户上的蜘蛛网,墙角的鼯鼬在钻来钻去,往事难以重述。玉华宫已关闭,松风和溪水发出呜咽声。
注释
- 游山归骑:游览山水后骑马回家。
- 昆明:地名,今云南省昆明市。
- 乾隆:清朝第六位皇帝,统治时期进行过很多水利工程。
- 机关湖:指的是人工开凿的湖泊,可能是为灌溉或观光而建。
- 耕织图:描绘农耕和织布的图案,象征着丰收和生活的安宁。
- 绣漪桥:桥下波光粼粼,似乎在绣花一般。
- 鼍鼓:一种打击乐器,声音如雷鸣。
- 霓旌蔽日:彩旗遮挡了阳光,形容气势磅礴。
- 芦花:指生长在水边的芦苇花。
- 玉华宫:古代宫殿,可能指代宫廷生活的闭塞与往事的无法回首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
奕绘,清代诗人,出身于文人世家,擅长诗词,作品多描写自然山水与个人情感,风格清新流畅。
创作背景
这首诗创作于清代乾隆时期,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。诗中提到的昆明湖泊等地标,体现了皇帝对水利工程的重视,以及诗人对这些景观的怀念。
诗歌鉴赏
《念奴娇六首 其四》是一首抒情诗,诗人在游览山水归来时,触景生情,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。诗中通过昆明的湖泊、耕织的图案、楼船的飞渡等细腻描绘,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。尤其是“水战鼍鼓鸣雷,霓旌蔽日,火炮如星落”一联,生动描绘了水战场景的壮阔,展示了战争的声势,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繁华的消逝。
诗的最后两句通过窗网蜘蛛、墙钻鼯鼬的描写,传达出一种时光荏苒、往事难追的感慨。松风溪水的呜咽声,更是将这种情绪推向高潮,令人沉浸在一种淡淡的忧伤之中。整首诗在抒发怀旧情怀的同时,也反映了人对于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游山归骑,过昆明忽忆乾隆新凿:在游览山水归来的路上,经过昆明,突然想起乾隆时期新开凿的湖泊。
- 蓄水机关湖四面,启闭亲劳制作:湖泊环绕四面,水闸是亲手制作的,体现了人们的辛勤劳动。
- 耕织图边,绣漪桥下,玉水尤澄澈:耕织的图案边上,波光粼粼的桥下,湖水清澈见底。
- 楼船飞渡,望蟾时御层阁:楼船在湖上飞渡,仰望月亮时,恰好看到皇帝的层楼。
- 水战鼍鼓鸣雷,霓旌蔽日,火炮如星落:水战中鼍鼓声如雷,彩旗遮蔽了阳光,火炮像星星一样落下,描绘出壮观的场面。
- 十里荷花强半死,剩有芦花雪白:十里荷花几乎全都枯死,只剩下雪白的芦花,表现出自然的衰败。
- 窗网蜘蛛,墙钻鼯鼬,往事难重说:窗户上的蜘蛛网,墙角的鼯鼬在钻来钻去,往事难以再讲述,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无奈。
- 玉华宫闭,松风溪水呜咽:玉华宫已关闭,松风与溪水发出呜咽声,暗示着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。
修辞手法
- 比喻:如“火炮如星落”,将炮火比作星星,形象生动,增强了画面的动感。
- 拟人:松风溪水呜咽,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,使得诗句更富于情感色彩。
- 对仗:如“水战鼍鼓鸣雷,霓旌蔽日”,结构对称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
整首诗通过描绘昆明的湖泊、战争场景以及往事的追忆,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
- 昆明湖:象征自然的美与人文的结合。
- 鼍鼓:代表战争的激烈与壮观。
- 荷花: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易逝。
- 松风:代表自然的声音与历史的沉淀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诗中提到的湖泊是在哪个朝代开凿的?
- A) 明代
- B) 清代
- C) 唐代
- D) 宋代
-
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?
- A) 窗网蜘蛛
- B) 月亮
- C) 火炮
- D) 荷花
-
“水战鼍鼓鸣雷”中“鼍鼓”指的是什么?
- A) 一种乐器
- B) 一种动物
- C) 一种建筑
- D) 一种花卉
答案:
- B) 清代
- A) 窗网蜘蛛
- A) 一种乐器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
- 李白的《庐山谣》
- 杜甫的《春望》
诗词对比
- 《庐山谣》:同样描写自然景色,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宣泄。
- 《春望》:与《念奴娇》在时光流逝的感慨上相似,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无奈。
参考资料
- 《清代诗词选》
-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》
- 《诗词基础知识与赏析》
通过以上分析,可以更深入地理解《念奴娇六首 其四》的艺术魅力与深刻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