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岁除日同年冯中允携觞见访因而沉醉病酒三日》
时间: 2024-09-19 21:30:30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岁除日同年冯中允携觞见访因而沉醉病酒三日 王禹偁 〔宋代〕
除夜浑疑便白头,携壶相劝醉方休。 敢辞枕上三朝卧,且免灯前一夕愁。 薄命我甘离凤阁,多才君亦滞龙楼。 相逢不尽杯中物,何以支当寂寞州。
白话文翻译:
在除夕之夜,仿佛一瞬间就白了头发,你带着酒壶来访,我们相互劝酒,直到醉倒方休。 我不怕在枕头上躺上三天,只为了免去灯前那一夜的忧愁。 我自知命运不佳,甘愿离开朝廷,而你才华横溢,却也滞留在官场。 我们相逢时,酒杯中的酒总是喝不尽,如何能在这寂寞的地方支撑下去呢?
注释:
- 除夜:除夕之夜。
- 浑疑:几乎怀疑。
- 携壶:带着酒壶。
- 敢辞:不怕。
- 枕上三朝卧:指因醉酒而卧床三天。
- 灯前一夕愁:指夜晚的忧愁。
- 凤阁:指朝廷。
- 龙楼:指官场。
- 杯中物:指酒。
- 寂寞州:指寂寞的地方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 王禹偁(954-1001),字元之,北宋文学家、政治家。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,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。此诗作于宋代,反映了作者在官场失意后的生活状态和情感。
创作背景: 此诗是王禹偁在除夕之夜,与同年冯中允相聚饮酒后的感慨之作。诗中透露出作者对官场失意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。
诗歌鉴赏:
这首诗通过除夕之夜的饮酒场景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。诗中“除夜浑疑便白头”一句,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时间的迅速流逝,而“携壶相劝醉方休”则展现了友人间深厚的情谊。后两句通过对官场失意的自嘲和对友情的依赖,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深度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作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除夜浑疑便白头:除夕之夜,作者感叹时光飞逝,仿佛一瞬间就白了头发。
- 携壶相劝醉方休:友人带着酒壶来访,两人相互劝酒,直到醉倒方休。
- 敢辞枕上三朝卧:作者不怕因醉酒而卧床三天。
- 且免灯前一夕愁:只为了免去灯前那一夜的忧愁。
- 薄命我甘离凤阁:作者自知命运不佳,甘愿离开朝廷。
- 多才君亦滞龙楼:友人虽然才华横溢,但也滞留在官场。
- 相逢不尽杯中物:两人相逢时,酒杯中的酒总是喝不尽。
- 何以支当寂寞州:如何能在这寂寞的地方支撑下去呢?
修辞手法:
- 夸张:“除夜浑疑便白头”通过夸张手法表现了时间的迅速流逝。
- 对仗:“薄命我甘离凤阁,多才君亦滞龙楼”通过对仗手法,平衡了诗句的结构,增强了语言的美感。
主题思想:
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。通过对除夕之夜饮酒场景的描绘,展现了作者对官场失意的无奈和对友情的依赖,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。
意象分析:
- 除夜:象征着岁月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。
- 白头:象征着衰老和时间的无情。
- 携壶:象征着友情的深厚和相聚的欢乐。
- 灯前:象征着孤独和忧愁。
- 凤阁:象征着朝廷和权力。
- 龙楼:象征着官场和地位。
- 杯中物:象征着酒和欢乐。
- 寂寞州:象征着孤独和寂寞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除夜浑疑便白头”一句,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 A. 比喻 B. 夸张 C. 拟人 D. 对仗
-
诗中“薄命我甘离凤阁”一句,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? A. 对朝廷的留恋 B. 对官场的无奈 C. 对友情的珍视 D. 对时光的感慨
-
诗中“相逢不尽杯中物”一句,“杯中物”指的是什么? A. 酒 B. 茶 C. 水 D. 食物
答案:
- B. 夸张
- B. 对官场的无奈
- A. 酒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王禹偁的其他诗作,如《村行》等,可以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。
- 其他宋代诗人的除夕诗作,如苏轼的《守岁》等,可以进行对比阅读。
诗词对比:
- 王禹偁的《岁除日同年冯中允携觞见访因而沉醉病酒三日》与苏轼的《守岁》在主题和情感上有所不同,前者更多表达了对官场失意的无奈,后者则更多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希望。
参考资料:
推荐书目:
- 《宋诗选注》:收录了王禹偁的多首诗作,可以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。
- 《宋代文学史》: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,有助于理解王禹偁的诗歌背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