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中秋月 明可监秋毫,供吟属我曹。 隔年方得见,终夕敢辞劳。 冷向天心白,清临露掌高。 霖台相照处,寒色满蓝袍。
白话文翻译:
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亮,明亮到可以照见细微的秋毫,供我们这些文人吟咏。隔了一年才能再次见到,整夜观赏也不辞辛劳。月亮冷冷地照在天心,洁白如霜,清辉高悬,仿佛露珠凝结在掌心之上。在霖台相映之处,寒光洒满我的蓝色长袍。
注释:
- 明可监秋毫:形容月亮非常明亮,可以照见极细小的物体。
- 供吟属我曹:供我们这些文人吟咏。
- 隔年方得见:指每年中秋才能见到这样的月亮。
- 终夕敢辞劳:整夜观赏也不觉得辛苦。
- 冷向天心白:月亮冷冷地照在天心,洁白如霜。
- 清临露掌高:清辉高悬,仿佛露珠凝结在掌心之上。
- 霖台相照处:霖台,指高台,这里指月亮照耀的地方。
- 寒色满蓝袍:寒光洒满我的蓝色长袍。
诗词背景: 作者介绍: 王禹偁(954-1001),字元之,北宋文学家,政治家。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,风格清新自然。这首诗创作于中秋之夜,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文人生活的热爱。
创作背景: 这首诗是在中秋节夜晚创作的,诗人通过描绘月亮的明亮和清冷,表达了对中秋月色的喜爱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。
诗歌鉴赏: 这首诗以中秋月为主题,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月亮的明亮和清冷。首联直接点明月亮的明亮程度,可以照见秋毫,供文人吟咏。颔联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期待和珍惜,隔年才能见到,整夜观赏也不辞辛劳。颈联和尾联则通过比喻和象征,描绘了月亮的冷白和清辉,以及月光洒在诗人身上的寒色,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冷的氛围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中秋月色的独特感受和对文人生活的热爱。
诗词解析: 逐句解析:
- 首联:直接点明月亮的明亮程度,可以照见秋毫,供文人吟咏。
- 颔联: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期待和珍惜,隔年才能见到,整夜观赏也不辞辛劳。
- 颈联:通过比喻和象征,描绘了月亮的冷白和清辉。
- 尾联:描绘了月光洒在诗人身上的寒色,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清冷的氛围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如“冷向天心白”,将月亮的洁白比作霜。
- 象征:如“清临露掌高”,将月亮的清辉比作露珠凝结在掌心之上。
主题思想: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中秋月色的赞美和对文人生活的热爱。通过描绘月亮的明亮和清冷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。
意象分析: 意象词汇:
- 秋毫:极细小的物体,形容月亮非常明亮。
- 天心:天空的中心,指月亮的位置。
- 露掌:露珠凝结在掌心之上,比喻月亮的清辉。
- 蓝袍:诗人的服饰,象征文人的身份。
互动学习: 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明可监秋毫”形容的是什么? A. 月亮的明亮 B. 秋天的微风 C. 文人的笔触 D. 天空的清澈
-
“隔年方得见”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什么情感? A. 厌倦 B. 期待 C. 恐惧 D. 冷漠
-
“冷向天心白”中的“天心”指的是什么? A. 天空的中心 B. 诗人的内心 C. 月亮的表面 D. 秋天的中心
答案:1. A 2. B 3. A
诗词比较与延伸: 相关作品推荐:
- 苏轼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:同样描绘中秋月色,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。
诗词对比:
- 王禹偁的《中秋月》与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:两者都描绘了中秋月色,但王禹偁的诗更注重月亮的明亮和清冷,而苏轼的词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。
参考资料: 推荐书目:
- 《宋诗选注》:收录了王禹偁的多首诗作,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。
- 《苏轼词选》:收录了苏轼的多首词作,可以与王禹偁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