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戏示幕客》

时间: 2025-01-04 08:59:37

不用黄金更筑台,一时倾盖尽奇材。

关中岂是穰侯物,浪怕诸侯客子来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

《戏示幕客》
作者:叶梦得 〔宋代〕

不用黄金更筑台,一时倾盖尽奇材。
关中岂是穰侯物,浪怕诸侯客子来。

白话文翻译

这首诗的意思是:不需要黄金来重新建造台子,一时之间用尽了奇妙的材料。关中地区怎么会是穰侯(古代的一个封地)的东西,白白地担心诸侯的客人会来。

注释

  • 黄金:指代贵重的物品,象征财富和奢华。
  • 筑台:修建台子,暗示荣华富贵的追求。
  • 倾盖:指的是盖子的倾斜,象征着物品的倾斜和破损。
  • 穰侯:古代封号,代表着一定的权势和地位。
  • 浪怕:形容多余的担心。

典故解析

“穰侯”出自《史记》,是指西汉时期的一个封国,象征着权贵。诗中以关中为背景,暗示了地域特征与权势之间的关系。

诗词背景

作者介绍

叶梦得(1075年-1144年),字子美,号香山,宋代文学家,诗人。他的诗风清新脱俗,擅长描绘自然景观,情感真挚。

创作背景

诗作成于宋代,时代背景是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的时期,诗人处于政坛与文坛的交汇点,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。

诗歌鉴赏

《戏示幕客》是一首通过对比和暗喻,表现诗人对物质奢华的不屑与对精神追求的向往的诗作。诗中提到“不用黄金更筑台”,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拒绝,认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奢华的表象,而在于内在的精神和文化的积淀。其次,“一时倾盖尽奇材”则暗示了即使有再多的珍贵材料,若缺乏真正的内涵和实质,也是空中楼阁,难以持久。

在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提到“关中岂是穰侯物”,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,强调了关中地区并不应仅仅被视为权贵的象征,反而应该关注其文化底蕴。而“浪怕诸侯客子来”则暗示了对外来权势的担忧,表明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敏感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。

诗词解析

逐句解析

  1. 不用黄金更筑台:不需要黄金来重建奢华的台子,表达了对物质财富的否定。
  2. 一时倾盖尽奇材:即使有奇珍异宝,也不过是瞬间的风光,不能持久。
  3. 关中岂是穰侯物:关中地区并不属于权贵的特产,暗示对权贵的反思。
  4. 浪怕诸侯客子来:无端地担心外来的权贵会来侵扰,表现了对社会环境的警觉。

修辞手法

  • 比喻:用“黄金”、“台”象征物质的奢华与表面的繁华。
  • 对仗:整首诗的对仗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  • 反问:通过“岂是”引发读者思考,增强了诗的深度。

主题思想

整首诗通过对奢华与精神价值的对比,表现了诗人对物质社会的批判以及对真实内在文化的向往,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。

意象分析

  • 黄金:象征财富,反映社会的物质追求。
  • :象征地位和享受,暗示对奢华生活的否定。
  • 穰侯:代表权贵,揭示社会阶层的固化。

互动学习

诗词测试

  1. 诗中提到的“黄金”象征什么?
    A. 财富
    B. 友谊
    C. 时间

  2. 诗人对“关中”的看法是?
    A. 只属于权贵
    B. 文化底蕴深厚
    C. 经济繁荣

  3. “一时倾盖尽奇材”中的“倾盖”指的是什么?
    A. 物品的倾斜
    B. 短暂的繁华
    C. 人的态度

答案

  1. A
  2. B
 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

相关作品推荐

  • 《登高》 - 杜甫
  • 《春江花月夜》 - 张若虚

诗词对比

比较叶梦得的《戏示幕客》和杜甫的《登高》。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,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悲伤与历史的无奈,而叶梦得则更强调对物质与精神的反思。

参考资料

  • 《宋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古诗词鉴赏入门》
  • 《叶梦得诗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