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瑞鹤仙·玉城春不夜》
时间: 2025-01-01 15:48:34意思解释
瑞鹤仙·玉城春不夜
作者: 李昴英 〔宋代〕
类型: 古诗词
原文展示:
玉城春不夜。映月璧寒流,烛蕖光射。
鳌山海云驾。拥遨头箫鼓,锦旗红亚。
东风近也。趁乐岁良辰多暇。
想阳和早遍南州,暖得柳娇桃冶。
堪画。纱笼夹道,露重花珠,尘吹兰麝。
歌朋舞社。玉梅转,闹蛾耍。
且茧占先探,芋郎戏巧,又卜紫姑灯下。
听欢声犹自未归,钿车宝马。
白话文翻译:
玉城的春夜是那么漫长,月光映照着寒冷的玉璧,烛光照亮了荷花。
鳌山上的海云在空中飞驰,箫声和鼓声交替,红色的锦旗随风飘扬。
东风正近,正值美好的时光,闲暇之际乐在其中。
想那阳光和煦早已遍及南方,温暖得让柳树娇嫩,桃花美艳。
真是堪称画卷,纱帘夹道,露珠凝重如花珠,尘埃中飘散着兰麝香气。
歌舞的朋友们在欢聚,玉梅转动,蝴蝶飞舞嬉闹。
且让我们先探一探茧中,年轻的郎君巧妙地玩耍,又在紫姑灯下卜卦。
听着欢声笑语,依旧未归的马车与华丽的宝马。
注释:
- 瑞鹤仙: 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词牌名。
- 玉城: 指美丽的城市,象征繁华与春天的生机。
- 鳌山: 传说中的海底神山,常用来象征海洋与神秘。
- 东风: 代表春天的风,象征温暖和生机。
- 紫姑: 传说中的神女,常与占卜相关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 李昴英,宋代词人,生活在北宋时期,以其清新自然、情感真挚的词作而闻名。
创作背景: 该词作成于春天,描绘了一幅春夜的美丽景象,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欢乐时光的珍惜。词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,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诗歌鉴赏:
《瑞鹤仙·玉城春不夜》是一首描写春夜景色的词作,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欢乐。开篇即以“玉城春不夜”引入,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感觉。接下来的描写中,通过“映月璧寒流,烛蕖光射”等句子,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,将月光和烛光的明亮与荷花的娇美交织在一起,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春夜画卷。
“鳌山海云驾”一句则提升了意境的高度,仿佛在描绘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,海云与山相交融,象征着自然的宏伟与神秘。紧接着,诗中提到的“东风近也”和“趁乐岁良辰多暇”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中美好时光的珍惜,增添了词的情感深度。
词的尾声部分,诗人描绘了欢乐的场景,朋友们的聚会、欢声笑语,展现了生活的乐趣与人际的温暖,表现出一种放松与愉悦的心情。
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,充分流露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,对生活的陶醉以及对欢乐时光的珍惜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,既有自然的美感,又有情感的共鸣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玉城春不夜: 春天的夜晚显得格外美丽和漫长。
- 映月璧寒流,烛蕖光射: 月光映照着寒冷的玉璧,烛火的光辉照射在荷花上,营造出梦幻的意境。
- 鳌山海云驾: 鳌山与海云相互辉映,展现出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。
- 拥遨头箫鼓,锦旗红亚: 吹奏箫声和鼓声,鲜艳的锦旗在风中飘扬,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。
- 东风近也: 东风渐近,象征着春天的到来。
- 趁乐岁良辰多暇: 抓住美好时光,享受闲暇。
- 想阳和早遍南州: 想象阳光和煦的春天已经遍布南方。
- 暖得柳娇桃冶: 温暖的春风让柳树娇嫩,桃花娇美。
- 堪画: 这一切美好景象犹如画卷。
- 纱笼夹道,露重花珠,尘吹兰麝: 细腻描绘春夜的景象,露珠重如花珠,尘埃中飘着兰花的香气。
- 歌朋舞社: 朋友们在欢快地歌舞。
- 玉梅转,闹蛾耍: 玉梅在风中转动,蝴蝶飞舞嬉闹。
- 且茧占先探,芋郎戏巧: 诗人用“茧”和“芋郎”描绘春天的欢乐与活泼。
- 听欢声犹自未归,钿车宝马: 听着欢声笑语,自己却还未归去,展现了对欢乐时光的留恋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 “映月璧寒流”比喻月光的清冷与明亮,增强了画面的美感。
- 拟人: “玉梅转,闹蛾耍”,赋予自然界的元素以人的情感与动作,生动形象。
- 对仗: 词中多处使用对仗,如“鳌山海云驾,拥遨头箫鼓”,增强了节奏感。
主题思想: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欢乐的场面,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,彰显了自然的美和人间的乐趣,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玉城: 象征美丽与繁华。
- 月光: 代表思念与静谧。
- 荷花: 象征纯洁与美好。
- 东风: 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。
- 兰麝: 象征优雅与芬芳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东风近也”表达了什么季节的到来?
- A. 夏天
- B. 秋天
- C. 春天
-
“映月璧寒流”中“璧”指的是什么?
- A. 玉石
- B. 美丽
- C. 香气
-
诗中提到的“玉梅”寓意何在?
- A. 冷傲
- B. 欢乐
- C. 悲伤
答案:
- C. 春天
- A. 玉石
- B. 欢乐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欧阳修的《蝶恋花·春景》
- 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
诗词对比:
- 李昴英的《瑞鹤仙·玉城春不夜》与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都描绘了自然景色,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欢乐,后者则表达了对月亮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。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,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。
参考资料:
- 《宋词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》
- 《李昴英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