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北马千群至,兹丘仍寂然。
晋师今不出,汉过古无先。
闻有交绥约,何时多垒平。
红旗空自播,未许斸龙泉。
白话文翻译
北方的马队千百只涌来,这里的山丘依旧寂静无声。
晋朝的军队如今不再出征,汉代的辉煌已无之前的繁盛。
听说有了和平的协议,何时才能平定纷争,筑起更多的城垒?
红色的旗帜空自飘扬,却不允许斩断龙泉(象征的力量)。
注释
- 北马:指北方的骑兵或马队。
- 千群至:成千上万的马队来到。
- 兹丘:这里的山丘。
- 晋师:指晋朝的军队。
- 交绥约:和平的协议,指国家之间的和约。
- 多垒平:指希望建立更多的防御工事,保障安全。
- 红旗:象征革命或某种力量的旗帜。
- 斸龙泉:斸(zhuó),指砍断,龙泉是指水源,象征着生机与力量。
典故解析
- 晋师今不出:晋朝在历史上曾是一个强盛的朝代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其军力渐弱,此处提到“晋师”是指古代王朝的衰落。
- 汉过古无先:汉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强盛的时代,此句反映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。
- 红旗空自播:红旗在中国历史中象征着革命,可能暗指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希望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
徐孚远,明代诗人,以诗词见长,作品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时局的关注,风格独特,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。
创作背景
此诗创作于明代,当时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,外有压力,内有纷争,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,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忧虑。
诗歌鉴赏
《北马》通过对北方马队的描写,引发对古代战争与和平的思考。诗中以寂静的丘陵为背景,展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。诗人通过“北马千群至”与“兹丘仍寂然”的对比,突显出战争带来的动荡与平静之间的强烈反差,暗示即使外有强敌,内心的平静仍然难以获得。
接着,诗人提到“晋师今不出”,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。汉朝的辉煌与晋朝的衰弱形成鲜明对比,反映了历史的无情和时光的流逝。
“闻有交绥约,何时多垒平”,则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未来的希望。诗人期望通过和平的协议,能够建立起更多的防御工事,保护家园。然而,最后一句“红旗空自播,未许斸龙泉”则传达了一种无奈感,尽管红旗在高高飘扬,但真正的和平与安宁却遥不可及。
整首诗情感深邃,既有对历史的反思,也有对现实的无奈,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思考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北马千群至:描绘北方马队的场景,暗示战争的迫近。
- 兹丘仍寂然:虽然战马来临,周围依然静悄,形成对比。
- 晋师今不出:暗示晋朝已无力出征,反映国家的衰弱。
- 汉过古无先:怀念汉朝的盛世,感叹现在的凋零。
- 闻有交绥约:提到和平协议的存在,暗示希望。
- 何时多垒平:期待建设更多的防御工事,渴望安宁。
- 红旗空自播:红旗象征革命,但实际上并未带来实质的改变。
- 未许斸龙泉:希望与力量未能实现,表达出一种无奈感。
修辞手法
- 对比:通过“千群至”与“寂然”对比,突显出战争与和平的矛盾。
- 象征:红旗象征革命与希望,但又显得空洞无物。
- 反问:通过“何时多垒平”表现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。
主题思想
整首诗通过对北方马队的描绘,表达了对战争的恐惧与对和平的渴望,同时反映了对历史的深思与对现实的忧虑。诗人的情感基调复杂,既有对未来的希望,也有对现实的无奈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
- 北马:象征战争和外部威胁。
- 丘:代表静谧与安宁。
- 红旗:象征希望与革命,但又显得虚无。
- 龙泉:象征生机与力量,未能实现的期望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北马千群至的意思是什么?
A. 战争的来临
B. 和平的到来
C. 自然的景象 -
晋师今不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?
A. 对战争的期待
B. 对往昔的怀念
C. 对未来的乐观 -
诗中的红旗象征什么?
A. 战争
B. 和平
C. 革命与希望
答案
- A
- B
- C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
- 李白的《将进酒》
- 杜甫的《春望》
- 王维的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诗词对比
《将进酒》与《北马》对比
两首诗都反映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历史的思考,但《将进酒》更显豪情壮志,而《北马》则显得更加沉重与无奈。
参考资料
- 《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》
- 《明代诗人研究》
- 《古典诗词的艺术与技巧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