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名园在咫尺,过从屡开筵。
礼数宽先辈,谈锋纵少年。
新莺初绕树,浓绿已成天。
花事春残未,彫阑芍药边。
白话文翻译:
这座名园就在眼前,我常常与朋友在这里聚会。
对长辈的礼仪宽松,年轻人可以尽情畅谈。
新莺刚刚开始在树间飞绕,浓绿的树叶已经覆盖了天空。
春天的花事已经接近尾声,雕花的栏杆旁边芍药花仍在盛开。
注释:
- 名园:指有名的花园。
- 咫尺:形容距离很近。
- 开筵:设宴招待。
- 礼数:礼仪和规矩。
- 谈锋:谈话的锋芒,指谈吐。
- 新莺:指新来的黄莺。
- 浓绿:形容绿叶繁茂的景象。
- 花事:花的盛开。
- 春残未:春天的花已经凋谢,尚未完全结束。
- 彫阑:雕刻的栏杆,指园中装饰。
典故解析:
诗中提到的“名园”可能与当时著名的园林如“颐和园”等相关,体现了清代园林文化的繁盛与影响。诗人提到的“新莺”和“芍药”则是春夏交替时节常见的意象,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美好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马棻臣,清代诗人,生于官宦世家,受过良好的教育,擅长诗词,作品多描写自然山水和人情世故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,兼具古典韵味与生活气息。
创作背景:
此诗创作于初夏时节,正值花草繁茂之时,诗人聚友于名园,借景抒怀,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友人交谈的乐趣。
诗歌鉴赏:
《初夏集饮兹园》是一首描绘初夏风光与友人聚会的诗作。开篇以“名园在咫尺”引入,立刻带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。接下来的“过从屡开筵”则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,诗人通过宴会的场景,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社交氛围。诗中“礼数宽先辈,谈锋纵少年”一语,既体现了诗人对传统礼仪的尊重,又表现出年轻人的活泼与生机,形成了代际之间的和谐。
后两句描绘初夏的自然景象,尤其是“新莺初绕树”和“浓绿已成天”,让人感受到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,展现了初夏的气息。而“花事春残未,彫阑芍药边”则包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春天的花事已过,唯有芍药花依旧绽放,给人一种淡淡的惆怅。
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,抒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,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名园在咫尺:描绘名园就在眼前,营造出亲近的氛围。
- 过从屡开筵:表达与友人频繁聚会的愉快情景。
- 礼数宽先辈:对长辈的礼仪宽松,显示出对传统的尊重。
- 谈锋纵少年:年轻人可以畅所欲言,体现活泼的社交气氛。
- 新莺初绕树:自然景象,新莺飞绕,生机勃勃。
- 浓绿已成天:浓密的绿叶遮天,表现夏季的繁茂。
- 花事春残未:春天的花已接近尾声,感叹时光流逝。
- 彫阑芍药边:芍药花盛开,带有美好而又略显惆怅的意境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将名园比作人们聚会的场所,增强了诗的感染力。
- 拟人:新莺“绕树”,赋予生物以活动的形象,增添生动感。
- 对仗:“礼数宽先辈,谈锋纵少年”,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通过描绘初夏的自然美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传达出一种清新、自然的情感基调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名园:象征美好、和谐的生活场所。
- 新莺: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春天的再生。
- 浓绿:象征繁茂的自然和生机。
- 芍药:象征美丽与短暂,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“名园在咫尺”中的“咫尺”指的是: a) 很远的距离
b) 很近的距离
c) 中等距离
答案:b) -
诗中提到的“新莺”象征什么? a) 死亡
b) 生命与活力
c) 冬天
答案:b) -
“花事春残未”表达了什么情感? a) 对春天的留恋
b) 对夏天的期待
c) 对秋天的忧伤
答案:a)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《春晓》——孟浩然
- 《静夜思》——李白
诗词对比:
《春晓》与《初夏集饮兹园》都描绘了自然景象,但《春晓》侧重于春天的晨光与鸟鸣,展现出更为清新、宁静的气氛;而《初夏集饮兹园》则结合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,呈现出更为活泼的社交场景。
参考资料:
推荐书目:
- 《清代诗人研究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
- 《诗词大会:从入门到精通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