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东行阻风》
时间: 2025-01-01 18:23:38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拟将衰鬓寄东濛,
频月东风不得东。
身世何堪常作客,
飘摇难禁屡书空。
携儿兼载黄牛妪,
农作应追皂帽翁。
稍待波平阳月后,
一舫须放碧流中。
白话文翻译:
我想把衰老的白发寄托于东边的朦胧之中,但这几个月来东风却无法向东吹来。我的身世怎能忍受常常是个流浪客,心情飘摇难以抑制,常常写信却又落空。带着孩子和黄牛的老婆婆,农作时应该追赶那戴着皂帽的老翁。稍等水面平静,等到月亮升起时,我的船一定要放在碧流之中。
注释:
- 衰鬓:指衰老的头发,象征着作者的年岁已高。
- 东濛:指东边的朦胧景象,寓意归乡的期盼。
- 频月:多个“月”,指的是许多个月。
- 飘摇难禁:心情动荡,难以控制。
- 皂帽翁:指农民,戴着黑色帽子的老人,象征劳作的农人。
- 波平阳月:水面平静,阳光明媚的月夜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徐孚远,明代诗人,生平事迹不详,但其诗作常常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,具有较强的抒情性。
创作背景:这首诗写于作者的流亡生涯中,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漂泊状态的无奈,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、民生困苦的现实。
诗歌鉴赏:
《东行阻风》是一首流露出浓厚乡愁和对人生感慨的诗作。诗人在面对东风难以顺利吹来的情况下,透过衰鬓的意象,表现出对年岁渐长和人生无常的思索。诗中提到的“身世何堪常作客”,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。这里,客居他乡的生活状态让作者感到心灵的漂泊,仿佛一只失去方向的船,随波逐流。
接下来的“携儿兼载黄牛妪”,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,传达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熟悉事物的怀念。通过这种对比,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安稳生活的渴望愈发明显。最后一句“稍待波平阳月后,一舫须放碧流中”,则表达了希望和平静的愿望,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整首诗以清新而又沉郁的笔调,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,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悠远的乡愁和人生的哲思。
诗词解析:
-
逐句解析:
- 拟将衰鬓寄东濛:想把自己的白发寄托在东边的朦胧之处,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。
- 频月东风不得东:经过好几个月,东风依然无法吹向东边,暗示着归乡之路的艰难。
- 身世何堪常作客:身世何以忍受常年漂泊,抒发了对流浪生活的无奈之情。
- 飘摇难禁屡书空:心情飘摇难以抑制,常常写信却又无法寄出,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。
- 携儿兼载黄牛妪:描绘带着孩子和黄牛的老婆婆,展现对乡村生活的怀念。
- 农作应追皂帽翁:农作时应该追赶那戴着皂帽的老翁,象征着对勤劳生活的向往。
- 稍待波平阳月后:稍等水面平静,期待着美好的时光。
- 一舫须放碧流中:我的船一定要放在清澈的水中,表达对未来的希望。
-
修辞手法:
- 拟人:将“东风”具有人性,使其成为能够“不得”的存在,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。
- 对仗:如“携儿兼载黄牛妪”,构成工整的对仗,增添了诗的韵律感。
- 比喻:衰鬓、东濛等意象,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,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-
主题思想: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怀念、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希望,表达了诗人深厚的乡愁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。
意象分析:
- 衰鬓: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流逝,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无奈。
- 东风:代表着归乡的希望和理想,但因“不得东”而显得无力。
- 黄牛妪:象征着农耕生活的朴实与温情,表达了对乡土的依恋。
- 碧流: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与美好,寄托着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衰鬓”指的是什么? A. 年轻
B. 衰老
C. 美丽
D. 健康 -
诗中的“皂帽翁”象征什么人? A. 渔夫
B. 农民
C. 商人
D. 诗人 -
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 A. 绝望
B. 乡愁与希望
C. 忧伤与愤怒
D. 喜悦与满足
答案:
- B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《夜泊牛津》——李白
- 《送别》——王之涣
诗词对比:
- 徐孚远的《东行阻风》与李白的《夜泊牛津》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,但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游子心情的孤寂,而徐孚远则更关注于田园生活的朴实与美好。
参考资料:
推荐书目:
- 《明诗选》
- 《古诗词赏析》
- 《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