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题永庆院一览亭
作者: 丁注 〔宋代〕
插迥飞檐耸,淩虚叠砌危。
四天栏下揖,万象掌中窥。
目力不到处,云容无尽时。
尘尘皆胜事,凭槛几人知。
白话文翻译:
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的亭子,亭子的飞檐插入天空,层层叠叠的台阶显得十分危峻。站在四方栏杆下,像在拱手礼拜,万象都在我的手中展现。眼力所及不到的地方,云彩的形态似乎是没有尽头的。世间的琐事纷纷扰扰,能在栏杆前静心思考的人又有几个呢?
注释:
字词注释:
- 插迥:高耸,直插云霄。
- 飞檐:屋檐向上翘起。
- 凌虚:高高在上,仿佛飘浮在空中。
- 叠砌:层层叠加的台阶。
- 四天栏:四方的栏杆。
- 揖:拱手礼,表示敬意。
- 万象:指世间万物。
- 目力不到处:视线所及不到的地方。
- 云容:云彩的形态。
- 尘尘皆胜事:世间琐事纷纷扰扰。
- 凭槛:倚靠栏杆。
典故解析:
诗中提到的“万象”与“云容”暗示了宇宙的广阔和变化,反映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悟,以及对世事的思考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丁注,宋代诗人,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。生平事迹不详,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
创作背景:
这首诗作于永庆院的一座高亭上,诗人通过描述亭子的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,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。
诗歌鉴赏:
丁注的《题永庆院一览亭》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感的诗作。诗中通过对亭子高耸与景色的描绘,反映出一种超然的心境。诗的开头两句以“插迥飞檐耸,凌虚叠砌危”入手,形象地描绘了亭子的高耸和不凡,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。随着视线的延展,诗人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自然,展现出一种心灵的自由与解放。
接下来的“目力不到处,云容无尽时”则引入了哲学思考,意指人们的视野有限,无法穷尽自然的无边无际。诗人在此转向对世间琐事的反思,提到“尘尘皆胜事”,表现出一种对尘世纷扰的超然与淡泊。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,蕴含着对人生意义的思考,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
插迥飞檐耸,凌虚叠砌危: 描绘亭子高耸的形态,给人一种直插云霄的感觉。
-
四天栏下揖,万象掌中窥: 站在四方栏杆前,似乎可以俯瞰万千景象,显示出一种掌控全局的感觉。
-
目力不到处,云容无尽时: 自然的广袤和无尽,人在其中显得渺小,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。
-
尘尘皆胜事,凭槛几人知: 反映出对世俗琐事的无奈和淡漠,诗人自问有多少人能理解这种境界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将亭子与自然景观相结合,以高耸的形象比喻人心的高远。
- 对仗:诗句之间对仗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,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淡然与超脱的心境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飞檐:象征着高远与理想。
- 栏杆:代表人与自然的界限。
- 云彩:象征着无边无际的自由与变化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飞檐”指的是什么?
- A. 屋檐
- B. 柱子
- C. 墙壁
-
“目力不到处,云容无尽时”中的“云容”指的是什么?
- A. 云的形态
- B. 云的颜色
- C. 云的数量
-
诗人对世间的态度是?
- A. 热衷
- B. 淡漠
- C. 忧虑
答案:
- A
- A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苏轼《赤壁赋》
- 王维《山居秋暝》
诗词对比:
与王维的《鹿柴》相比较,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,但丁注的诗更注重哲学思考,而王维则倾向于表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。
参考资料:
- 《宋诗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
- 《诗词格律与修辞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