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奉和幸大荐福寺》
时间: 2024-09-19 21:56:25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香刹中天起,宸游满路辉。
乘龙太子去,驾象法王归。
殿饰金人影,窗摇玉女扉。
稍迷新草木,遍识旧庭闱。
水入禅心定,云从宝思飞。
欲知皇劫远,初拂六铢衣。
白话文翻译:
香火缭绕的寺庙中,天际升起的香烟令人心旷神怡,皇帝的游览使得道路辉煌灿烂。太子乘龙而去,法王则驾乘着大象归来。殿阁装饰着金色的神像,窗户轻轻摇动着玉女的帷幕。新长出的草木让我稍感迷惘,却又让我认得旧日的庭院。水流入禅心,使其安定,云彩随思绪飞扬。想要知道皇权的流逝有多远,才刚轻轻拂过六铢衣衫。
注释:
- 香刹:香火缭绕的寺庙。
- 宸游:指皇帝的游览。
- 乘龙太子:太子乘坐龙的象征,暗示其尊贵。
- 驾象法王:法王骑乘大象,这里借指高贵的僧侣或法师。
- 金人影:金色的神像,装饰在殿堂中。
- 玉女扉:玉女指的是美丽的女子,窗帘轻摇如同女子的衣摆。
- 新草木:新长出的植物,让人感到陌生。
- 旧庭闱:旧日的庭院,指代曾经熟悉的地方。
- 水入禅心定:水流入禅心,象征心境的宁静。
- 云从宝思飞:云彩随宝贵的思绪飞扬。
- 皇劫:皇权的变迁。
- 六铢衣:古代的一种轻便衣物,象征着简朴与清净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宋之问,字子文,号子华,唐代诗人,以五言绝句见长。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,常常以自然景物、人生哲理为题材,展现出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创作背景:本诗创作于唐代,正值盛世时期,国家政治稳定,文化繁荣。诗人在游览幸大荐福寺时,受到寺庙环境和皇权气息的启发,写下了这首抒情诗。诗中体现了对宗教与自然的向往,以及对皇权变迁的思考。
诗歌鉴赏:
《奉和幸大荐福寺》是一首描绘皇帝游览寺庙壮丽景象的诗。诗的开头,香火缭绕的寺庙与天际的香烟交织在一起,给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。随着太子的离去和法王的归来,诗人描绘了一个极为热闹的场景,彰显出皇权的威仪与寺庙的神圣。
诗中金人影与玉女扉的描写,生动地展现出庙宇的装饰之美和女子的妩媚,形成鲜明的对比,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。接下来的新草木与旧庭闱的对比,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新与旧的交替,似乎暗示着人们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。
最后几句,诗人从自然景观引申至哲思,水入禅心使心境安宁,云彩随思飞扬,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平和与超脱。整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,还表达了对人生、历史和权力更迭的深刻思考,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香刹中天起:寺庙的香火缭绕,营造出一种神秘和宁静的氛围。
- 宸游满路辉:皇帝的游览使得道路光彩照人,表现出皇权的盛大。
- 乘龙太子去:太子乘坐龙的象征,暗示其尊贵地位。
- 驾象法王归:法王的归来与太子的离去形成鲜明对比,暗示着宗教与政治的交汇。
- 殿饰金人影:殿宇装饰的金色神像,展现出庙宇的庄重与华丽。
- 窗摇玉女扉:窗帘轻摇,象征着美丽与灵动。
- 稍迷新草木:新长出的草木使人感到陌生,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。
- 遍识旧庭闱:熟悉的旧庭院带来怀旧之情。
- 水入禅心定:水象征着内心的宁静,暗示着禅意。
- 云从宝思飞:云彩随思绪飞扬,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想象。
- 欲知皇劫远:想要知道皇权的消逝有多远。
- 初拂六铢衣:轻轻拂过六铢衣,象征着简朴的生活与清净的心境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将太子比作乘龙,法王比作驾象,增强了形象性。
- 对仗:如“乘龙太子去,驾象法王归”,对仗工整,增强了韵律感。
- 意象:水与云的意象丰富,形成了对比与联想。
主题思想:诗歌通过描绘寺庙的盛况与自然景观,表达了对宗教的敬仰、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以及对皇权更迭的思考,呈现出一种清新而深邃的哲理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香刹:象征着宗教的圣洁与宁静。
- 龙与象:分别象征皇权与宗教的威严。
- 金人影:代表着神圣与尊贵。
- 草木:象征自然生机与时间流逝。
- 水与云:象征心灵的宁静与思绪的自由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宸游”指的是哪个人物的游览?
- A) 太子
- B) 法王
- C) 皇帝
- D) 诗人
-
“稍迷新草木”中“新草木”指的是:
- A) 旧庭院
- B) 新长出的植物
- C) 古老的建筑
- D) 诗人的心情
-
诗中提到的“六铢衣”象征:
- A) 奢华
- B) 简朴与清净
- C) 权力
- D) 富贵
答案:
- C) 皇帝
- B) 新长出的植物
- B) 简朴与清净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杜甫《春望》
- 王维《鹿柴》
诗词对比:
- 《春望》:与《奉和幸大荐福寺》同样描绘了盛世与自然的交融,但更侧重于战争带来的伤感与家国情怀。
- 《鹿柴》:同样运用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情感,但更为清幽,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。
参考资料:
- 《唐诗三百首》
- 《唐代诗人研究》
- 《中国古典文学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