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蜡梅一首赠赵景贶(〔一题:次履常蜡梅韵。》
时间: 2025-01-14 02:23:12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《蜡梅一首赠赵景贶》
苏轼
天工点酥作梅花,
此有蜡梅禅老家。
蜜蜂采花作黄蜡,
取蜡为花亦其物。
天工变化谁得知,
我亦儿嬉作小诗。
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,
玉蕊檀心两奇绝。
醉中不觉度千山,
夜闻梅香失醉眠。
归来却梦寻花去,
梦里花仙觅奇句。
此间风物属诗人,
我老不饮当付君。
君行适吴我适越,
笑指西湖作衣钵。
白话文翻译:
这首诗描绘了蜡梅的美丽与香气,借此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。诗中提到蜡梅的形成过程,感叹自然之工巧,认为人们对自然的理解是有限的。诗人在醉酒时游山玩水,夜晚被梅花的香气唤醒,梦中又回到了蜡梅的世界,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寻。最后,诗人把自己的感悟和酒意都寄托给友人,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。
注释:
- 蜡梅:一种梅花的变种,花色金黄,香气浓郁。
- 天工:指自然的巧妙,意指自然的创造力。
- 黄蜡:此处比喻蜜蜂采集花蜜后所制成的蜡。
- 玉蕊檀心:形容蜡梅花的色泽与质感,表示其奇特之美。
- 衣钵:指的是传承的道理或技艺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苏轼(1037-1101),字子瞻,号东坡,宋代著名的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他的作品涵盖诗、词、文、赋等多个领域,以其豪放、豁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。
创作背景:此首诗写于宋神宗时期,生活环境较为复杂,苏轼因政治原因屡遭贬谪,但其诗歌创作越发成熟,常通过自然描绘抒发个人情感。
诗歌鉴赏:
苏轼的《蜡梅一首赠赵景贶》是一首饱含自然情趣与友人情谊的作品。诗中开头几句通过“天工点酥”形象地描绘了蜡梅的生长环境,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。诗人用“蜜蜂采花作黄蜡”暗示了蜡梅的独特之处,表达了对这朵花的赞美与欣赏。接下来的“天工变化谁得知”则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无知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思考与感悟。
在后面的描写中,“醉中不觉度千山”与“夜闻梅香失醉眠”形成鲜明对比,前者表达了诗人在醉酒中无忧无虑的状态,后者则是由于蜡梅香气的诱惑而失去醉意,显示出蜡梅的魅力。最后一段,诗人把自己的思考、感悟与酒意都寄托于友人,突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抒发。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蜡梅的美丽,也彰显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,情景交融,意境深远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天工点酥作梅花:描绘蜡梅花的美丽,强调自然的巧妙。
- 此有蜡梅禅老家:蜡梅的生长地,传达出诗人对这地方的亲切感。
- 蜜蜂采花作黄蜡:蜜蜂的努力与蜡梅的香甜相结合,形成生动的意象。
- 取蜡为花亦其物:蜡梅的花与蜜蜂所制的蜡相互关联,形成和谐的自然图景。
- 天工变化谁得知:对自然变化的敬畏与对人类知识的谦逊。
- 我亦儿嬉作小诗:表达诗人玩乐于其中,随性而作。
- 君不见万松岭上黄千叶:引入自然景象,进一步渲染蜡梅的美。
- 玉蕊檀心两奇绝:强调蜡梅的珍贵与独特。
- 醉中不觉度千山:描绘醉酒时的无忧状态。
- 夜闻梅香失醉眠:蜡梅香气的强烈影响。
- 归来却梦寻花去:梦中对蜡梅的渴望与追寻。
- 梦里花仙觅奇句:在梦中与花仙交流,寻求灵感。
- 此间风物属诗人:自然与诗人之间的紧密联系。
- 我老不饮当付君:将自己的感悟与酒意赠予友人。
- 君行适吴我适越:友人前往吴地,诗人则向越地。
- 笑指西湖作衣钵:以西湖为道理的象征,寄托对友情的美好期待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如“天工点酥”形容蜡梅的美丽。
- 拟人:将蜡梅与蜜蜂的关系形象化。
- 对仗:整首诗结构严谨,对仗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: 整首诗通过蜡梅的描绘,表达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哲理,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,传达出对生活、自然的热爱,以及对友情的珍视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蜡梅: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。
- 蜜蜂:代表勤劳与自然的和谐。
- 梦:象征追求与理想的渴望。
- 西湖:象征着理想与美好,寄托情感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提到的蜡梅有什么特点?
- A. 香气浓郁
- B. 颜色鲜艳
- C. 生命力强
- D. 以上皆是
- 答案:D
-
诗人将自己的酒意寄托于谁?
- A. 自己
- B. 友人
- C. 自然
- D. 蜡梅
- 答案:B
-
诗中提到的“万松岭”指的是什么?
- A. 山脉
- B. 风景区
- C. 蜡梅生长的地方
- D. 友人居住的地方
- 答案:C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
- 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
诗词对比:
- 苏轼的《蜡梅一首》与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,但苏轼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,而王维则偏向静谧的自然之美。
参考资料:
- 《苏轼诗文选》
- 《宋代文学研究》
-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