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未老鬓毛焦,心归向石桥。
指霞辞二纪,吟雪遇三朝。
连席频登相,分廊尚祝尧。
回眸旧行侣,免使负嵩樵。
白话文翻译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未老却已白发苍苍,内心却向往着那座石桥。指点着霞光,告别了两个年头,吟咏着白雪,又迎来了三个早晨。与友人相聚的席位频繁,分开时依旧祝福尧舜的美好。回头望去,昔日的同行者,免得让他们对不起那高山的樵夫。
注释
- 未老鬓毛焦:未到老年,头发已白,表达一种年纪尚轻但已显老态的感慨。
- 心归向石桥:心中向往的是那座石桥,象征着归属和理想。
- 指霞辞二纪:指点着霞光,告别了两个年头,暗指时间的流逝。
- 吟雪遇三朝:吟诵白雪,迎来了三个早晨,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感慨。
- 连席频登相:与友人聚会频繁,形容相聚的欢乐。
- 分廊尚祝尧:分别时仍祝福彼此,提到尧舜,象征着美好与和谐。
- 回眸旧行侣:回头看见曾经的同行者,暗含怀念与不舍。
- 免使负嵩樵:不想让昔日的伙伴觉得愧对高山的樵夫,表达对友谊的珍视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
李洞,唐代诗人,生平事迹较少记载,但其诗歌以清新脱俗而闻名,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,展现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生活的独到理解。
创作背景
此诗创作于诗人年长之时,反映了他对人生、时间流逝的思考,以及对友谊的珍重。诗中充满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。
诗歌鉴赏
《出山睹春榜》是一首结合了个人感受与自然景象的诗作。诗人以“未老鬓毛焦”开篇,便引人关注他内心的矛盾与感慨,尽管生理上似乎已显老态,心中却仍有着青春的向往。接下来的意象,如“石桥”、“霞光”、“白雪”,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,也隐喻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。
诗人在叙述中多次提到与友人的聚会与祝福,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“连席频登相,分廊尚祝尧”,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和谐美好关系的向往,同时也隐含着对过去的怀念。最后一句“回眸旧行侣,免使负嵩樵”则是对友谊的深切眷恋,表现出一种温暖而又惆怅的情感。
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充满了诗意与哲理,展现了李洞对人生、对友谊、对自然的深刻思考,给读者以极大的情感共鸣。诗歌的情感基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,也有对未来的期待,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未老鬓毛焦:诗人虽年轻,但因生活的艰辛,白发已生,体现出岁月的无情。
- 心归向石桥:内心向往的地方,或代表着归属感与理想的追求。
- 指霞辞二纪:指着美丽的霞光,告别过去的时光,暗示时间流逝。
- 吟雪遇三朝:在白雪的映衬下,迎来了新的早晨,象征着新的开始。
- 连席频登相:与友人聚会的乐趣,展现出人际关系的温暖。
- 分廊尚祝尧:分别时依然祝福彼此,彰显了友谊的深厚。
- 回眸旧行侣:对昔日好友的怀念,带有一丝惆怅。
- 免使负嵩樵:不想让朋友觉得愧疚,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。
修辞手法
- 比喻:如“心归向石桥”,用桥象征归属感和理想。
- 对仗:如“指霞辞二纪,吟雪遇三朝”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。
主题思想
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,对友情的珍视,以及对未来的期待,展现出一种深远的哲理和人文关怀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
- 石桥:象征着归属、连接与理想的追求。
- 霞光:代表美好与希望,象征着理想与梦想的寄托。
- 白雪:象征纯洁与新的开始,引发对过去的回忆。
- 高山樵夫:隐喻勤劳与坚韧,代表一种生活态度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诗中提到的“未老鬓毛焦”表达了什么?
- A. 年轻的活力
- B. 生活的艰辛
- C. 对未来的期待
-
“心归向石桥”中的“石桥”象征着什么?
- A. 友谊
- B. 归属感与理想
- C. 财富
-
“回眸旧行侣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?
- A. 对未来的期待
- B. 对友谊的怀念
- C. 对自然的热爱
答案
- B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
- 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
- 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诗词对比
- 王维《山居秋暝》: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孤独感,意象丰富,情感深刻。
- 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:以草的生长与凋零象征人生的无常,与李洞的怀旧情怀形成对比。
参考资料
- 《唐诗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》
- 李洞生平考证与作品分析的相关研究文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