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次韵黄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》

时间: 2025-01-04 09:27:27

前身陶彭泽,后身韦苏州。

欲觅王右丞,还向五字求。

诗人与画手,兰菊芳春秋。

又恐两皆是,分身来入流。

意思解释

诗词名称: 次韵黄鲁直书伯时画王摩诘

作者: 苏轼 〔宋代〕

类型: 古诗词


原文展示:

前身陶彭泽,后身韦苏州。欲觅王右丞,还向五字求。诗人与画手,兰菊芳春秋。又恐两皆是,分身来入流。


白话文翻译:

这首诗的意思是:前世我可能是陶渊明,后世则可能是韦应物。想要寻找王维这样的诗人,还得向五言诗求索。诗人和画家之间,兰花和菊花在春秋中竞相芬芳。然而我又担心,这两者都与我有关,可能是我的两个身份都要融入这个流派之中。


注释:

  • 陶彭泽:指陶渊明,古代著名诗人,以田园诗闻名。
  • 韦苏州:指韦应物,唐代诗人,也以诗才著称。
  • 王右丞:王维的别号,著名诗人和画家。
  • 五字求:指五言诗,古体诗的一种形式。
  • 兰菊:象征高雅与清香的花卉,常用来比喻诗人或文人的风范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苏轼(1037-1101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北宋时期的文学家、书画家、政治家。其诗歌风格豪放、婉约并重,兼具豪情与细腻。

创作背景:此诗写于苏轼晚年,时值他因政治原因被贬,心境颇为复杂。通过对古代诗人及画家的追忆与思考,表达了他对艺术的向往和对自我身份的反思。


诗歌鉴赏:

这首诗通过回顾历史,表达了苏轼对诗画艺术的深厚理解与追求。他将自己与陶渊明、韦应物、王维等历史名人相提并论,显示出他渴望与他们同列的志向。同时,这首诗也折射出苏轼对自我身份的探寻,尤其是他在艺术领域的多重身份——作为诗人和画家的双重角色。

诗中提及的“兰菊芳春秋”,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,更是对诗人自身艺术追求的象征。兰花与菊花代表了高雅与清香,寓意着诗人希望在诗歌与绘画中达到的境界。此外,最后一句“又恐两皆是,分身来入流”,则传达了苏轼对艺术创作灵感来源的思考,反映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。

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层次分明,既有对历史的追忆,又有对自我身份的探索,展现出苏轼深邃的艺术洞察力和人文情怀。
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

  1. 前身陶彭泽:苏轼希望自己能像陶渊明那样,追求自然与自我。
  2. 后身韦苏州:他希望未来能像韦应物一样,留名青史。
  3. 欲觅王右丞:渴望找到王维那样的诗人。
  4. 还向五字求:追求五言诗的艺术。
  5. 诗人与画手:强调诗人与画家的关系。
  6. 兰菊芳春秋:象征春秋的美好与诗人的理想。
  7. 又恐两皆是:内心的矛盾与对自我身份的思考。
  8. 分身来入流:暗示他的艺术灵感和身份的多重性。

修辞手法

  • 对仗:前两句的对仗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  • 比喻:用兰菊象征诗人的理想与追求。
  • 排比:通过列举历史名人,表现出对艺术的向往。

主题思想: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历史伟大诗人及画家的敬仰,反映了他对自身艺术追求的思考与对身份认同的矛盾,同时展现了他对诗画艺术的深刻理解。
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

  • 陶彭泽:田园诗人,象征自然与宁静。
  • 韦苏州:代表现实的诗人,注重人情。
  • 王右丞:诗与画的结合,象征艺术的融合。
  • 兰菊:象征高雅与追求,蕴含文化内涵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

  1. 选择题:苏轼在诗中提到的陶彭泽是谁?

    • A. 李白
    • B. 陶渊明
    • C. 王维
    • D. 杜甫
  2. 填空题:诗中提到的“王右丞”指的是____

  3. 判断题:苏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我身份的清晰认同。(对/错)

答案

  1. B. 陶渊明
  2. 王维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

  • 陶渊明的《饮酒》:田园诗的代表作品。
  • 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:诗与画结合的佳作。

诗词对比

  • 苏轼与李白的诗歌风格对比:李白的豪放与苏轼的婉约相结合,展现了两种不同的艺术追求。

参考资料:

推荐书目

  • 《苏轼诗词全集》
  • 《宋代诗词研究》
  • 《古典诗词鉴赏指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