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和陶形赠影》
时间: 2025-01-04 11:34:59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天地有常运,日月无闲时。
孰居无事中,作止推行之。
细察我与汝,相因以成兹。
忽然乘物化,岂与生灭期。
梦时我方寂,偃然无所思。
胡为有哀乐,辄复随涟洏。
我舞汝凌乱,相应不少疑。
还将醉时语,答我梦中辞。
白话文翻译:
天地运行有其规律,日月交替从不闲暇。
谁能在无事之中,止步不前而不思进取呢?
细细观察我与你之间的关系,正是因缘而成今时。
忽然间,我乘物而化,难道与生死有何期盼?
在梦中我正寂静,心中无所思虑。
为何会有哀乐之情,竟然随着波动而起伏?
你我相舞,虽显得凌乱,却毫无疑虑。
还要在醉时与你言语,回答我梦中的辞句。
注释:
- 天地有常运:天地有其固定的规律。
- 日月无闲时:日月运行没有间歇。
- 孰居无事中:谁能在无事之中安静待着?
- 作止推行之:作罢而停止,推测前行。
- 细察我与汝:细心观察我与你。
- 忽然乘物化:突然之间,随物而化。
- 岂与生灭期:难道与生死的期限有关吗?
- 梦时我方寂:在梦中我正安静。
- 胡为有哀乐:为何会有悲哀和快乐?
- 相应不少疑:彼此呼应,无所疑虑。
- 醉时语:在醉的时候与你交谈。
- 答我梦中辞:回答我在梦中说的话。
典故解析:
本诗涉及到“天地”、“日月”、“生灭”等宇宙哲学的观念,反映了作者对人生、自然的思考,尤其是对时间流逝和存在的探索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苏轼(1037年-1101年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宋代著名的文学家、书法家和画家。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,深受后人喜爱。
创作背景:
《和陶形赠影》创作于苏轼被贬期间,正值其人生低谷。这首诗表现了他在困境中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,以及对自我存在的探讨。
诗歌鉴赏:
《和陶形赠影》是一首深邃的哲理诗。诗中通过对天地、日月的常运和生灭的思考,表现出对生命的反思。苏轼用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,表达了对存在的怀疑与思索。在“我舞汝凌乱,相应不少疑”中,苏轼以舞作为意象,传递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、共鸣,尽管生活中有许多无常,但是人与人、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洒脱,既有对人生哲学的探讨,又有对于内心情感的真挚流露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
天地有常运,日月无闲时。
开篇提出宇宙的规律,强调时间的流逝。 -
孰居无事中,作止推行之。
提出人应当在忙碌中思考,不应停滞不前。 -
细察我与汝,相因以成兹。
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强调相互依存。 -
忽然乘物化,岂与生灭期。
反思人生的短暂与物质的变化。 -
梦时我方寂,偃然无所思。
在梦中感到宁静,思维的放空。 -
胡为有哀乐,辄复随涟洏。
质疑为何会有情感的波动。 -
我舞汝凌乱,相应不少疑。
描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相互理解。 -
还将醉时语,答我梦中辞。
表达醉中对话的真实感受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诗中用“舞”比喻人与自然的和谐。
- 拟人:赋予天地、日月以情感。
- 对仗:如“哀乐”、“随涟洏”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,表现了人在面对生死、忧乐时的思考与感悟,传达了一种哲学的深邃感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天地:象征宇宙的法则与自然的规律。
- 日月:象征时间的流逝。
- 舞:象征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和谐。
- 梦:反映内心的宁静与思考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《和陶形赠影》的作者是? A. 李白
B. 杜甫
C. 苏轼
D. 陶渊明 -
诗中提到的“日月”象征什么? A. 爱情
B. 时间
C. 自然
D. 友谊 -
诗中“我舞汝凌乱”表达了什么? A. 纠结
B. 和谐
C. 疲惫
D. 孤独
答案:
- C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陶渊明《饮酒》
- 李白《将进酒》
诗词对比:
- 苏轼的《和陶形赠影》与陶渊明的《饮酒》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,但苏轼更多地倾向于哲理的探讨,而陶渊明则更注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恬淡。
参考资料:
- 《苏轼全集》
- 《宋代诗词研究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