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念奴娇(送简池宋_·□□之官即席赋)》
时间: 2024-12-29 18:58:54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念奴娇(送简池宋_·□□之官即席赋)
作者:魏了翁 〔宋代〕
修夸人物,元如许谁把屏星留却。
弄破峨眉山月影,似作平分消息。
卷雾名谭,翳云长袖,未称三池客。
且然袖手,人间烦暑方剧。
分手未见前期,风前耿耿,目断斜阳角。
亦欲乘风归去也,问讯故山猿鹤。
鼓催鸡,挥弦送雁,转首成乖各。
愿加飡饭,书来频寄新作。
白话文翻译
全诗翻译:
这首词开头赞美人物,谁能把那璀璨的星星留住呢?就像峨眉山的月影被撩动,似乎释放出两地的消息。卷起的雾气与名声缠绵,长袖舞动,尚未堪称三池的客人。眼下人间的暑气正浓,我无奈地袖手旁观。分别后未能再见,孤独的目光穿过风前,望向那斜阳的尽头。我也想乘风归去,去问故乡的猿鹤。催促的鼓声如鸡鸣,弦乐的挥舞送走大雁,回首间各自成了离散。只愿能常常邀您共饮,书信来频寄我的新作。
注释
- 修夸:修饰夸赞。
- 屏星:指璀璨的星星。
- 峨眉山月影:峨眉山的月亮映照的影子,象征美好与思念。
- 三池客:指诗人所期待的客人,可能是对友人的期待。
- 烦暑:炎热的夏天。
- 耿耿:形容清晰明亮。
- 斜阳角:夕阳西下的方向,象征着离别与时间的流逝。
- 猿鹤:象征着故乡的生灵,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
魏了翁,宋代人,字子安,号蓼洲,晚号壶天,南宋著名诗人、词人,擅长古诗和词,作品风格清新脱俗,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与自然的感悟。
创作背景
此词创作于送别友人时,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伤感。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,寄托自己的情感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友情与离愁。
诗歌鉴赏
这首《念奴娇》是魏了翁在送别友人时写的词,整首词情感深沉,意境清新,表现了词人对友人的珍重与眷恋。开篇即以“修夸人物”引入,赞叹友人的非凡,接着通过“谁把屏星留却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渴望。接下来的“弄破峨眉山月影”,则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结合,展现出一种对美好回忆的留恋。
词中“卷雾名谭,翳云长袖”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,感受到浓厚的友谊之情。“人间烦暑方剧”,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烦闷的情绪,夏日的炎热似乎加重了分离的痛苦。接下来“分手未见前期”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孤寂与思念。
最后两句“愿加飡饭,书来频寄新作”更是直接向友人表达了希望重聚的愿望,同时通过书信的寄托,彰显了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。整首词层层推进,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与自然之美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修夸人物:开头赞美的语句,表达对友人的推崇。
- 元如许谁把屏星留却:感叹美好而又无奈的情感。
- 弄破峨眉山月影:用自然景物作为情感的寄托,表达对美好回忆的怀念。
- 卷雾名谭: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刻思念。
- 翳云长袖,未称三池客:长袖相舞,暗示友人的气质与身份。
- 且然袖手,人间烦暑方剧:表现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烦闷。
- 分手未见前期:直接表露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寂。
- 风前耿耿,目断斜阳角:形象描绘离别的情景。
- 亦欲乘风归去也: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。
- 问讯故山猿鹤:寄托对故乡生灵的问候。
- 鼓催鸡,挥弦送雁:描绘离别的场景,时间的流逝。
- 转首成乖各:强调双方的离散与无奈。
- 愿加飡饭,书来频寄新作:直接表达希望重聚的愿望。
修辞手法
- 比喻:如“峨眉山月影”比喻美好的回忆。
- 拟人:如“卷雾名谭”,赋予无生命事物以情感。
- 对仗:词中多处使用对仗,增强了语言的美感。
主题思想
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,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,反映出文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与对生活的感悟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
- 峨眉山月影:象征自然之美与时光的流逝。
- 长袖:代表着轻盈与优雅,暗示友人的高雅气质。
- 斜阳:象征离别与时间的流逝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诗中“修夸人物”指的是什么? A. 赞美的对象
B. 诗人的自我夸耀
C. 朋友的缺点
D. 自然风景 -
“分手未见前期”表达了什么情感? A. 高兴
B. 孤独与思念
C. 对未来的期待
D. 对友人的抱怨 -
诗中提到的“峨眉山”象征了什么? A. 友人的身份
B. 美好的回忆
C. 离别的痛苦
D. 自然的变化
答案
- A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
- 《水调歌头(明月几时有)》 - 苏轼
- 《送别》 - 王之涣
诗词对比
- 《念奴娇》与《水调歌头》:两首词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,但前者更侧重于离别的孤独,后者则充满了对明月的寄托与对未来的期待。
参考资料
- 《宋词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
- 《魏了翁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