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探芳信·坐清昼》
时间: 2025-01-14 12:26:45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探芳信·坐清昼
作者: 张炎 〔宋代〕
坐清昼。正冶思萦花,馀酲倦酒。
甚采芳人老,芳心尚如旧。
消魂忍说铜驼事,不是因春瘦。
向西园,竹扫颓垣,蔓萝荒甃。
风雨夜来骤。叹歌冷莺帘,恨凝蛾岫。
愁到今年,多似去年否。
旧情懒听山阳笛,目极空搔首。
我何堪,老却江潭汉柳。
白话文翻译
在清静的午后,我坐在那里,思绪缠绕在花间,饮酒后的微醉依然未消。
采花的姑娘虽然已老,但她的芳心仍如往昔。
我的心情沉重,忍不住提起铜驼之事,然而这并非因为春天的憔悴。
向西园望去,竹子扫过颓垣,蔓藤杂草覆盖着石阶。
昨夜的风雨来得急促,叹息间冷莺在帘幕背后歌唱,怨恨那凝聚的云岫。
愁绪到今年,似乎比去年更加沉重。
对旧情懒于倾听山阳的笛声,目光遥望无际,惆怅地搔首。
我怎能承受,已老去的江边杨柳。
注释
- 清昼:指清静的午后时光。
- 冶思:思绪缠绕,形容心情复杂。
- 采芳:采花,指女子。
- 铜驼事:古代指铜驼山的事情,隐喻对往事的追忆。
- 颓垣:破败的围墙。
- 蔓萝:指蔓生的植物。
- 蛾岫:指山间的云雾,形容环境的幽静与美丽。
- 山阳笛:山阳是地名,笛声象征着旧情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
张炎,字子昂,号若水,宋代词人,生于北宋时期,晚年生活于南宋。他的词风清新婉约,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,常以个人情感为主线,融入对自然的观察。
创作背景
《探芳信·坐清昼》创作于张炎晚年,反映了他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。处于人生的黄昏期,诗人面对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,内心感到惆怅与无奈。
诗歌鉴赏
《探芳信·坐清昼》以其清新而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诗人对过往青春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开篇“坐清昼”将读者引入一个宁静的午后,正是思绪纷飞的时刻。诗中多次提及“芳人老”,不仅突显了时间的无情,也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对情感的影响。张炎通过描写自然景色,如“竹扫颓垣”和“风雨夜来骤”,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氛围,映衬出内心的忧愁。
在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用“愁到今年,多似去年否”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,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焦虑。尽管旧情仍在心中,但“旧情懒听山阳笛”又反映出一种对美好往事的无奈和淡漠。最后一句“我何堪,老却江潭汉柳”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无奈与苦涩,形成了全诗情感的高潮。
整首词通过对情感的细腻描写和自然景物的生动刻画,展现了诗人对时间、青春、记忆的深刻思考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人文内涵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坐清昼:在清静的午后坐着。
- 正冶思萦花,馀酲倦酒:思绪缠绕在花前,饮酒后的微醉尚未消散。
- 甚采芳人老,芳心尚如旧:采花的姑娘已老,但她的芳心依然未变。
- 消魂忍说铜驼事,不是因春瘦:心情沉重,忍不住提起过去的事,这并不是因为春天的憔悴。
- 向西园,竹扫颓垣,蔓萝荒甃:看向西园,竹子扫过破败的围墙,蔓藤覆盖了石阶。
- 风雨夜来骤:昨夜的风雨来得急促。
- 叹歌冷莺帘,恨凝蛾岫:叹息间冷莺在帘幕后歌唱,怨恨那凝聚的云岫。
- 愁到今年,多似去年否:愁绪到今年,似乎比去年更重。
- 旧情懒听山阳笛,目极空搔首:对旧情懒于倾听山阳的笛声,目光遥望无际,惆怅地搔首。
- 我何堪,老却江潭汉柳:我怎能承受,已经衰老的江边杨柳。
修辞手法
- 比喻:将青春与花朵相比较,暗示其易逝。
- 对仗:诗中多处使用对仗,如“消魂忍说铜驼事,不是因春瘦”。
- 拟人:将自然景物如竹子、莺鸟赋予情感,使之更具生动性。
主题思想
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、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忧虑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,表现了对岁月无情的深刻思考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
- 清昼:象征宁静的时光,暗示思考与回忆。
- 芳心:象征青春与爱情,尽管时间流逝,情感依然存在。
- 铜驼:隐喻往事,指代难以忘怀的记忆。
- 西园:自然的象征,反映诗人内心的幽静与孤独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“坐清昼”中“清”字的意思是:
A. 明亮
B. 宁静
C. 冷淡
D. 干净 -
“芳心尚如旧”中的“芳心”指的是:
A. 年轻人的心
B. 采花女子的心
C. 美好的回忆
D. 诗人的心 -
全诗的主题是:
A. 对春天的赞美
B. 对青春与时间流逝的感慨
C. 对爱情的渴望
D. 对自然的描绘
答案
- B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
- 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
- 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
- 温庭筠的《望月怀远》
诗词对比
张炎《探芳信·坐清昼》与李清照《如梦令》
- 两首诗均表现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但张炎更多地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忧伤,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。
参考资料
- 《宋词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》
- 《李清照与宋词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