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小閤回残梦,开帘转晓晖。
露寒风不定,花落鸟惊飞。
病渴偏思柘,朝寒怯减衣。
沈钱将谢雪,持底送春归。
白话文翻译:
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。诗人从梦中醒来,拉开窗帘,看见晨光透进来。清晨的露水寒冷,风也时而强烈,花朵纷纷飘落,鸟儿因为惊慌而飞起。此时诗人因生病而口渴,特别想喝柘(柘树的果实),早晨的寒意让他不由得想多穿几件衣服。最后,他感叹着,钱币像雪一样消逝,春天即将离去。
注释:
字词注释:
- 小閤:小门,指诗人卧室的门。
- 残梦:未醒时的梦境,表示仍有梦境留存。
- 晓晖:清晨的光辉。
- 露寒:露水寒冷。
- 病渴:因生病而口渴。
- 柘:柘树,果实可食用。
- 减衣:减少衣物,表示感觉寒冷。
- 沈钱:钱币沉重,形容失去或花费。
- 谢雪:指雪融化,春天的到来。
- 送春归:送走春天。
典故解析:
“病渴偏思柘”中提到的柘树,古代常常用来比喻美好事物或心中所念之物,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期盼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欧阳修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六一居士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政治家,诗词、散文、史学等多方面都有卓越成就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,常以个人感受和生活体验为题材,兼具哲理性和抒情性。
创作背景:
这首诗创作于春季,描写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的感受,反映了春天的气息与个人的情感交织。诗人在生病期间,思绪仍旧回归自然,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感慨。
诗歌鉴赏:
《春晓》是一首极具春意的诗作,通篇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与渴望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晨的宁静与美好。开篇的“小閤回残梦,开帘转晓晖”,不仅描绘了诗人从梦中醒来的瞬间,也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惆怅,仿佛梦境中的美好已然不再。晨光透过窗帘洒入,给人以希望的感觉。接下来的“露寒风不定,花落鸟惊飞”,则生动地刻画了春天早晨的气候变化,风的忽然和鸟的惊飞似乎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。
诗人在这时感到身体的不适,产生了“病渴偏思柘”的念头,表现了身体与心灵的对比。最后一句“持底送春归”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,表现了对春天短暂的惜别之情。这种时光流逝的感叹,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。在简短的四句中,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,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无常,令人深思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小閤回残梦:小门关闭,梦境仍在。暗示诗人刚刚醒来,仍有梦影残留。
- 开帘转晓晖:拉开窗帘,晨光透入。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。
- 露寒风不定:晨露寒冷,风向不定。表现出春天不稳定的气候。
- 花落鸟惊飞:花瓣纷飞,鸟儿受到惊吓。描绘出春天生机的脆弱。
- 病渴偏思柘:因病而渴,特别想吃柘果。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。
- 朝寒怯减衣:早晨寒冷,想要多穿衣服。表现出诗人对寒冷的敏感。
- 沈钱将谢雪:钱币如雪般消失。象征着时间的流逝。
- 持底送春归:送走春天,表达惜别之情。
修辞手法:
- 对仗:首句与第二句形成对仗,如“小閤”与“开帘”。
- 拟人:让自然现象如“花落”“鸟惊”具有人类情感。
- 比喻:将钱比作“雪”,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早晨的细腻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与对春天短暂的珍惜,展现了自然与人内心的和谐与冲突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小閤:象征着个人内心的隐秘空间。
- 晓晖:象征着希望与新生。
- 露寒:象征着春天的清新与脆弱。
- 花落: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的流逝。
- 病渴:象征着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渴望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人从梦中醒来时,拉开了什么? A. 窗户
B. 窗帘
C. 门
D. 帐子 -
“病渴偏思柘”中的“柘”指的是什么? A. 一种树
B. 一种花
C. 一种果实
D. 一种草 -
诗中的“沈钱”比喻什么? A. 生命的珍贵
B. 时间的流逝
C. 金钱的消失
D. 春天的离去
答案:
- B
- C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杜甫《春望》
- 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诗词对比:
- 《春晓》 vs 《春望》:两首诗均描绘春天,但《春晓》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感受,而《春望》则更多地反映国家的沉重与忧虑。
- 《春晓》 vs 《登鹳雀楼》: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的美,但是《春晓》更注重细腻的生活体验,而《登鹳雀楼》则体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。
参考资料:
- 《宋词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诗词精华》
- 《欧阳修诗文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