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丰乐楼初成》
时间: 2025-01-14 08:46:52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红尘飞不到阑干,十二朱帘卷暮寒。
上苑莺啼花木暗,六桥人散水云宽。
春风玉佩骖黄鹤,夜月琼箫驻紫鸾。
檐外青青杨柳色,几回曾向画船看。
白话文翻译:
尘世的喧嚣无法飞到这栏杆边,十二道红色的帘子卷起,带来了暮色中的寒意。
上苑的黄莺在啼唱,花木幽暗,六座桥上人们散去,水面云影宽广。
春风中,佩玉的骖(马)飞向黄鹤,夜月下,琼箫停驻于紫鸾旁。
檐外的杨柳色彩青翠,回想几次曾在画船上观赏这美景。
注释:
- 红尘:指纷繁复杂的世俗生活。
- 阑干:栏杆,指楼阁的边缘。
- 朱帘:红色的帘子,象征华丽和节庆。
- 上苑:指皇家园林或公园。
- 莺啼:黄莺的鸣叫,象征春天的到来。
- 六桥:指特定的桥梁,这里可能象征着游人散去后,环境的宁静。
- 骖黄鹤:传说中的神兽,象征高洁和自由。
- 琼箫:美玉制成的箫,常用来描绘高雅的音乐。
- 紫鸾:传说中的神鸟,象征美好和神秘。
典故解析:
“骖黄鹤”典出《黄鹤楼》,黄鹤是传说中的神鸟,代表着超凡脱俗的境界;“琼箫”则暗指音乐的优雅,常出现在文人骚客的作品中,象征着诗人的情趣和修养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陈允平是宋代的诗人,生活在南宋时期,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。
创作背景:
《丰乐楼初成》创作于丰乐楼建成之际,表达了诗人对新楼的赞美以及对周围自然景色的陶醉,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诗歌鉴赏:
这首诗描绘了丰乐楼初建时的美丽景象,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楼阁的优雅。首联“红尘飞不到阑干”,直接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超脱,画面中十二道朱帘在暮寒中轻卷,更添了几分幽静和雅致。次联“上苑莺啼花木暗”,描绘了春日的生机,黄莺的啼鸣与花木的幽暗相映成趣,展现出一幅动静结合的图景。
再看后两联,诗人以“春风玉佩骖黄鹤”描绘了春风中骖黄鹤的意象,展现出一种闲适和向往。夜色下的“琼箫驻紫鸾”则让人感受到音乐的优雅和神秘,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。最后一句“几回曾向画船看”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,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。
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,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热爱,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红尘飞不到阑干:指世俗的烦扰无法到达楼阁的边缘,表达一种超脱之感。
- 十二朱帘卷暮寒:朱帘在暮色中轻卷,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。
- 上苑莺啼花木暗:黄莺啼鸣与朦胧的花木相映,传达出春天的气息。
- 六桥人散水云宽:人们在桥上散去,水面上的云影显得更加宽广,象征着宁静。
- 春风玉佩骖黄鹤:春风中,骖黄鹤代表着自由与高洁。
- 夜月琼箫驻紫鸾:夜晚的月光洒下,琼箫停驻,表现出音乐的优雅。
- 檐外青青杨柳色:檐外的杨柳青翠,象征生机与希望。
- 几回曾向画船看:回忆过去在画船上观赏美景的经历,增添了怀旧的情感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用“红尘”比喻世俗生活。
- 对仗:如“春风玉佩骖黄鹤,夜月琼箫驻紫鸾”,上下联对称,构成和谐的韵律。
- 拟人:通过“莺啼”赋予鸟类情感,使画面更生动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。
意象分析:
- 红尘:象征世俗纷扰与生活的烦恼。
- 朱帘:代表华丽与节庆,营造出一种优雅的环境。
- 莺啼: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。
- 黄鹤:引申出自由与高洁的境界。
- 杨柳:象征青春与生机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红尘”指的是什么? A. 自然风光
B. 世俗生活
C. 历史典故 -
“春风玉佩骖黄鹤”中“骖黄鹤”象征什么? A. 自由与高洁
B. 友情与温暖
C. 忧伤与怀念 -
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? A. 忧伤
B. 超脱
C. 愤怒
答案:
- B
- A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苏轼的《赤壁赋》
- 李白的《庐山谣》
诗词对比:
对比陈允平的《丰乐楼初成》和李白的《庐山谣》,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,但陈允平的诗更侧重于细腻的描写与情感,而李白则更显洒脱与豪放。
参考资料:
- 《宋诗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
- 相关学术论文和分析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