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劝金船(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)》
时间: 2025-01-01 17:59:54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劝金船(流杯堂唱和翰林主人元素自撰腔)
作者: 张先 〔宋代〕
流泉宛转双开窦。
带染轻纱皱。
何人暗得金船酒。
拥罗绮前后。
绿定见花影,
并照与艳妆争秀。
行尽曲名,
休更再歌杨柳。
光生飞动摇琼甃。
隔障笙箫奏。
须知短景欢无足,
又还过清昼。
翰图迟归来,
传骑恨留住难久。
异日凤凰池上,
为谁思旧。
白话文翻译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:流泉清澈地流淌,仿佛在双重的山谷中回响;水面轻轻荡漾,像轻纱一般。是谁在暗中享受着金船上的美酒呢?身旁的女子身着华丽的衣物,花影摇曳,与她的妆容交相辉映。游玩至此,曲子已唱尽,不必再为杨柳再唱。阳光下,光影摇曳,隔着屏风传来笙箫的乐声。要知道,短暂的欢娱是没有意义的,转眼又是清晨。翰林的朋友迟迟未归,骑马的友人也难以久留。将来在凤凰池畔,究竟为了谁思念往昔的情景呢?
注释
- 流泉:指流动的泉水。
- 双开窦:形容山谷的开口如同双重开口。
- 金船酒:指金色酒器,象征着美酒。
- 罗绮:华美的丝绸。
- 绿定见花影:绿色的树影映照着花影。
- 琼甃:指用美玉制成的地面或砖石。
- 翰图:指高人的理想或志向。
- 凤凰池:传说中凤凰栖息的池塘,象征着美好往昔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
张先(生卒年不详),字子野,号天池,宋代词人,以其词风清丽、情感细腻著称。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,常常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创作背景
这首诗写于张先的晚年,正值宋朝繁盛时期,社会生活丰富多彩,诗人借助金船、流水、花影等意象,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离别的惆怅。
诗歌鉴赏
《劝金船》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,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。整首词通过流泉、金船、罗绮等意象,构建了一个美丽而富有生机的画面,仿佛将读者带入诗人所描绘的欢乐场景中。诗中反复提及的“短景欢无足”则表达了对短暂时光的感慨,显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。
词的节奏感也极具韵律美,读来如同流水潺潺,令人心醉。诗人用“光生飞动摇琼甃”描绘出光影交错的美感,给人一种轻盈的视觉体验。最后两句“异日凤凰池上,为谁思旧”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,既是对友人离去的惋惜,也是对美好过往的追忆,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流泉宛转双开窦:描绘泉水流动的柔美,似乎在山间的双重开口中回响。
- 带染轻纱皱:水面波动如轻纱,带着皱褶的美感。
- 何人暗得金船酒:暗示有人在享受美酒,营造出一种神秘感。
- 拥罗绮前后:身旁女子华丽的衣物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动人。
- 绿定见花影:绿色的树影与花影交融,形成美丽的景象。
- 并照与艳妆争秀:花影和女子的妆容相互辉映,展示出绝美的景色。
- 行尽曲名,休更再歌杨柳:游玩至此,不必再唱其他曲子,暗示欢愉的尽头。
- 光生飞动摇琼甃:光影在地面上飞动摇曳,营造出轻盈的感觉。
- 隔障笙箫奏:乐声隔着屏风传来,增添了一种神秘感。
- 须知短景欢无足:提醒人们珍惜当下,短暂的欢乐是没有实质意义的。
- 又还过清昼:转瞬即逝,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。
- 翰图迟归来,传骑恨留住难久:对友人的思念与惆怅,难以长久相伴。
- 异日凤凰池上,为谁思旧:未来在凤凰池畔,思念的是往昔的美好,留给人无尽遐思。
修辞手法
- 比喻:将泉水比作轻纱,形象生动。
- 拟人:光影“飞动”,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灵动感。
- 对仗:如“流泉宛转”和“带染轻纱”,增强了整体的音韵美。
主题思想
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、对短暂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视。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索与感悟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
- 流泉: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希望。
- 金船酒:代表着富贵与欢愉。
- 罗绮:象征着美丽与华贵。
- 花影:暗示着自然的美丽与多变。
- 凤凰池:象征着理想与美好的追忆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诗中提到的“金船酒”象征着什么?
- A. 贫穷
- B. 富贵与欢愉
- C. 忧伤
-
“流泉宛转双开窦”中“宛转”意思是?
- A. 急促
- B. 缓慢而优雅
- C. 突然
-
诗中提到的“短景欢无足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?
- A. 对欢乐的珍惜
- B. 对短暂生活的感叹
- C. 对未来的向往
答案:
- B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
- 李清照《如梦令》:同样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对生活的细腻感受。
- 苏轼《水调歌头》: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惜。
诗词对比
- 张先《劝金船》与李清照《如梦令》:两者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,但张先的诗更具画面感和动感,而李清照的词则更显柔情与婉约。
参考资料
- 《宋代词选》
- 《古典诗词鉴赏》
- 《张先研究》
通过对《劝金船》的深入分析,读者不仅能够欣赏到诗歌的美丽意象,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细腻情感与人生哲理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