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 其六 米芾 〔宋代〕
密友从春拆,红薇过夏荣。 团枝殊自得,顾我若含情。 漫有兰随色,宁无石对声。 却怜皎皎月,依旧满船行。
白话文翻译:
亲密的朋友从春天开始分离,红薇花却在夏天盛开。 花团锦簇的样子显得非常自在,仿佛对我含情脉脉。 虽然有兰花随风摇曳的美丽,但怎能没有石头敲击的声音相伴。 只是可怜那皎洁的月亮,依然照耀着满船的行旅。
注释:
- 密友:亲密的朋友。
- 春拆:春天分离。
- 红薇:一种夏季开花的植物。
- 团枝:花团锦簇的样子。
- 殊自得:显得非常自在。
- 顾我若含情:仿佛对我含情脉脉。
- 漫有:虽然有。
- 兰随色:兰花随风摇曳的美丽。
- 宁无:怎能没有。
- 石对声:石头敲击的声音。
- 却怜:只是可怜。
- 皎皎月:皎洁的月亮。
- 满船行:满船的行旅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 米芾(1051-1107),字元章,号襄阳漫士、海岳外史等,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、文学家。他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,风格清新自然,尤其擅长山水诗。此诗是米芾在前往苕溪途中所作,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。
创作背景: 此诗是米芾在前往苕溪的旅途中所作,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。诗中通过对红薇花、月亮等意象的描绘,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旅途的孤独感。
诗歌鉴赏:
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,通过对红薇花、月亮等意象的描绘,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旅途的孤独感。诗中“密友从春拆”一句,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,而“红薇过夏荣”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友人离别的长久。后两句通过对月亮的描绘,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。整首诗语言清新,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旅途的感慨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“密友从春拆”: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
- “红薇过夏荣”: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友人离别的长久。
- “团枝殊自得”:描绘了红薇花团锦簇的样子,显得非常自在。
- “顾我若含情”:仿佛对诗人含情脉脉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。
- “漫有兰随色”:虽然有兰花随风摇曳的美丽。
- “宁无石对声”:怎能没有石头敲击的声音相伴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。
- “却怜皎皎月”:只是可怜那皎洁的月亮,照耀着满船的行旅。
- “依旧满船行”: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孤独感。
修辞手法:
- 拟人:如“顾我若含情”,将红薇花拟人化,仿佛对诗人含情脉脉。
- 对比:如“漫有兰随色,宁无石对声”,通过对比兰花的美丽和石头的声音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。
主题思想: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旅途的孤独感。诗中通过对红薇花、月亮等意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。
意象分析:
- 红薇花:象征着友人的离别和时间的流逝。
- 月亮:象征着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。
互动学习: 诗词测试:
- 诗中“密友从春拆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思念? A. 亲人 B. 友人 C. 爱人 D. 老师
- 诗中“红薇过夏荣”一句通过什么来暗示时间的流逝? A. 月亮 B. 红薇花 C. 兰花 D. 石头
- 诗中“顾我若含情”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 A. 比喻 B. 拟人 C. 对仗 D. 排比
答案:1. B 2. B 3.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 相关作品推荐:
- 苏轼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: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。
- 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: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。
诗词对比:
- 米芾此诗与苏轼的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,但米芾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,而苏轼的诗则更加注重对友人情感的直接表达。
参考资料: 推荐书目:
- 《宋诗选注》:收录了米芾的多首诗作,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米芾的诗歌风格。
- 《宋代文学史》: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创作特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