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皇太后挽辞 其二》

时间: 2025-01-06 07:37:49

温厚同光献,刚廉法宝慈。

拥扶乐推圣,照彻托公欺。

南纪归忠魄,东朝足素规。

仁明存旧幄,常似补天时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皇太后挽辞 其二 米芾 〔宋代〕 温厚同光献,刚廉法宝慈。拥扶乐推圣,照彻托公欺。南纪归忠魄,东朝足素规。仁明存旧幄,常似补天时。

白话文翻译:

全诗翻译: 这首诗赞美了皇太后的温厚与光献,她的刚正廉洁如同法宝般珍贵。她扶持皇帝,受到众人的拥戴和推崇。她的光明磊落,不欺暗室。她的忠诚灵魂归于南方,她在东朝的行为足以为后人树立典范。她的仁慈和明智如同存放在旧时的帐幄中,常常让人想起她补天的伟大时刻。

注释: 字词注释:

  • 温厚: 温和厚道。
  • 光献: 光明正大地奉献。
  • 刚廉: 刚正廉洁。
  • 法宝: 佛教用语,此处比喻珍贵之物。
  • 拥扶: 拥戴扶持。
  • 乐推: 乐于推崇。
  • 照彻: 光明磊落。
  • 托公欺: 不欺暗室,指行为正直。
  • 南纪: 指南方的纪年,此处指皇太后的灵魂归于南方。
  • 东朝: 指朝廷。
  • 素规: 良好的典范。
  • 仁明: 仁慈和明智。
  • 旧幄: 旧时的帐幄,比喻过去的时光。
  • 补天: 古代神话,女娲补天,比喻伟大的功绩。

典故解析:

  • 补天: 出自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,女娲炼五色石补天,比喻伟大的功绩。

诗词背景: 作者介绍: 米芾(1051-1107),字元章,号襄阳漫士、海岳外史,北宋著名书画家、文学家。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看法,风格独特。 创作背景: 这首诗是米芾为皇太后所作的挽辞,表达了对皇太后品德的赞美和对她的怀念。

诗歌鉴赏: 这首诗通过对皇太后品德的赞美,展现了她温厚、刚廉、忠诚、明智的形象。诗中“温厚同光献,刚廉法宝慈”一句,既表达了皇太后的温和厚道,又强调了她的刚正廉洁,如同珍贵的法宝。后文通过“拥扶乐推圣,照彻托公欺”等句,进一步描绘了皇太后的光明磊落和正直无私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象丰富,情感深沉,是对皇太后高尚品德的颂扬,也是对其伟大功绩的缅怀。

诗词解析: 逐句解析:

  • “温厚同光献,刚廉法宝慈。”:赞美皇太后的温和厚道和刚正廉洁,如同珍贵的法宝。
  • “拥扶乐推圣,照彻托公欺。”:描绘皇太后受到众人的拥戴和推崇,她的光明磊落,不欺暗室。
  • “南纪归忠魄,东朝足素规。”:表达皇太后的忠诚灵魂归于南方,她在东朝的行为足以为后人树立典范。
  • “仁明存旧幄,常似补天时。”:皇太后的仁慈和明智如同存放在旧时的帐幄中,常常让人想起她补天的伟大时刻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比喻: “刚廉法宝慈”中,将皇太后的刚正廉洁比喻为珍贵的法宝。
  • 对仗: “温厚同光献,刚廉法宝慈”中,温厚与刚廉、光献与法宝慈形成对仗。

主题思想: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皇太后高尚品德的颂扬和对她的怀念。通过描绘皇太后的温厚、刚廉、忠诚、明智等品质,表达了对她伟大功绩的缅怀和对她的敬仰。

意象分析: 意象词汇:

  • 温厚: 温和厚道。
  • 刚廉: 刚正廉洁。
  • 法宝: 珍贵之物。
  • 拥扶: 拥戴扶持。
  • 照彻: 光明磊落。
  • 补天: 伟大的功绩。

互动学习: 诗词测试:

  1. 诗中“刚廉法宝慈”中的“法宝”比喻什么? A. 珍贵的法宝 B. 皇太后的品德 C. 皇太后的智慧 D. 皇太后的权力

  2. 诗中“南纪归忠魄”中的“南纪”指的是什么? A. 南方的纪年 B. 南方的历史 C. 南方的文化 D. 南方的地理

  3. 诗中“仁明存旧幄”中的“旧幄”比喻什么? A. 旧时的帐幄 B. 旧时的宫殿 C. 旧时的规矩 D. 旧时的传统

答案:

  1. A
  2. A
  3. A

诗词比较与延伸: 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苏轼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:表达对亲人的怀念。
  • 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:表达对故乡的思念。

诗词对比:

  • 米芾《皇太后挽辞》与苏轼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: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,但米芾的诗更侧重于对品德的赞美,而苏轼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。

参考资料: 推荐书目:

  • 《宋诗选注》:收录了米芾的诗作,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。
  • 《宋代文学史》: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,有助于理解米芾诗歌的背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