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皇太后挽辞 其一》

时间: 2025-01-06 08:00:35

馀庆源真相,求贤佐裕陵。

知几捲箔早,戡变叱龙升。

静德群邪震,清心后世矜。

大恩知欲报,圣孝已踰曾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皇太后挽辞 其一 米芾 〔宋代〕

馀庆源真相,求贤佐裕陵。 知几捲箔早,戡变叱龙升。 静德群邪震,清心后世矜。 大恩知欲报,圣孝已踰曾。

白话文翻译:

皇太后的美德源远流长,她寻求贤才辅佐皇帝。 她早早地预知了未来的变化,果断地处理了危机,使得龙气升腾。 她的静德让邪恶之人感到震惊,她的清心寡欲让后世人们敬仰。 她的大恩大德我们知道要报答,她的圣孝已经超越了曾子。

注释:

  • 馀庆源真相:指皇太后的美德和恩泽源远流长,真实不虚。
  • 求贤佐裕陵:寻求贤能之士来辅佐皇帝,裕陵指皇帝。
  • 知几捲箔早:预知未来的变化,早早地做好准备。
  • 戡变叱龙升:果断地处理危机,使得国家稳定,龙气升腾。
  • 静德群邪震:她的静德让邪恶之人感到震惊。
  • 清心后世矜:她的清心寡欲让后世人们敬仰。
  • 大恩知欲报:我们知道要报答她的大恩大德。
  • 圣孝已踰曾:她的圣孝已经超越了曾子(曾子是古代著名的孝子)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 米芾(1051-1107),字元章,号襄阳漫士、海岳外史,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画家、文学家。他的书法以行草见长,风格独特,影响深远。米芾的诗词也颇具特色,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。

创作背景: 这首诗是米芾为悼念皇太后而作的挽辞。皇太后在宋代历史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性,她的去世引起了广泛的哀悼。米芾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皇太后高尚品德的敬仰和对她的深切怀念。

诗歌鉴赏:

这首诗通过对皇太后高尚品德的赞美,展现了她对国家的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。诗中“馀庆源真相”和“求贤佐裕陵”两句,概括了皇太后的美德和对国家的忠诚。而“知几捲箔早,戡变叱龙升”则描绘了她预知未来、果断处理危机的能力。后两句“静德群邪震,清心后世矜”和“大恩知欲报,圣孝已踰曾”则强调了她的静德和清心寡欲,以及她的大恩大德和圣孝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象丰富,情感深沉,是对皇太后高尚品德的深刻颂扬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1. 馀庆源真相,求贤佐裕陵。

    • 这句诗概括了皇太后的美德和对国家的忠诚。
    • “馀庆源真相”指皇太后的美德和恩泽源远流长,真实不虚。
    • “求贤佐裕陵”指她寻求贤能之士来辅佐皇帝。
  2. 知几捲箔早,戡变叱龙升。

    • 这句诗描绘了皇太后预知未来、果断处理危机的能力。
    • “知几捲箔早”指她早早地预知了未来的变化,并做好准备。
    • “戡变叱龙升”指她果断地处理危机,使得国家稳定,龙气升腾。
  3. 静德群邪震,清心后世矜。

    • 这句诗强调了皇太后的静德和清心寡欲。
    • “静德群邪震”指她的静德让邪恶之人感到震惊。
    • “清心后世矜”指她的清心寡欲让后世人们敬仰。
  4. 大恩知欲报,圣孝已踰曾。

    • 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皇太后大恩大德的感激和她圣孝的超越。
    • “大恩知欲报”指我们知道要报答她的大恩大德。
    • “圣孝已踰曾”指她的圣孝已经超越了曾子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比喻:“戡变叱龙升”中的“叱龙升”比喻皇太后果断处理危机,使得国家稳定,龙气升腾。
  • 对仗:诗中多处使用对仗,如“馀庆源真相,求贤佐裕陵”和“静德群邪震,清心后世矜”,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。

主题思想:

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皇太后高尚品德的颂扬和对她的深切怀念。通过赞美皇太后的美德、智慧和圣孝,诗人表达了对她的敬仰和感激之情。

意象分析:

  • 意象词汇:“馀庆源”、“求贤”、“捲箔”、“戡变”、“叱龙升”、“静德”、“清心”、“大恩”、“圣孝”。
  •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:这些意象词汇体现了皇太后的美德、智慧、果断和圣孝,象征着她的高尚品德和对国家的贡献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米芾是哪个朝代的诗人? A. 唐代 B. 宋代 C. 明代 D. 清代

  2. 这首诗是米芾为悼念谁而作的? A. 皇帝 B. 皇后 C. 皇太后 D. 宰相

  3. 诗中“戡变叱龙升”中的“叱龙升”比喻什么? A. 皇太后的果断 B. 皇太后的智慧 C. 皇太后的美德 D. 皇太后的清心

答案:

  1. B. 宋代
  2. C. 皇太后
  3. A. 皇太后的果断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苏轼的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:这首词也是悼念之作,表达了苏轼对亡妻的深切怀念。

诗词对比:

  • 米芾的《皇太后挽辞》与苏轼的《江城子·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》:两首作品都是悼念之作,但米芾的作品更多地表达了对皇太后高尚品德的颂扬,而苏轼的作品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。

参考资料:

推荐书目:

  • 《宋诗选注》:收录了米芾的多首诗作,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米芾的诗歌风格。
  • 《宋代文学史》: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,包括米芾的生平和创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