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歌子(暮春)》

时间: 2025-01-17 08:41:36

紫陌寻春去,红尘拂面来。

无人不道看花回。

惟见石榴新蕊、一枝开。

冰簟堆云髻,金尊滟玉醅。

绿阴青子相催。

留取红巾千点、照池台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南歌子(暮春)
作者:苏轼
紫陌寻春去,红尘拂面来。
无人不道看花回,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。
冰簟堆云髻,金尊滟玉醅。
绿阴青子相催,留取红巾千点照池台。

白话文翻译:

春天的气息在紫色的陌生小路上弥漫,我的脸庞被红尘轻轻拂过。
没有人不说要去看花,然而我只看到石榴的新蕊在一枝上绽放。
冰凉的席子上堆着如云的发髻,金色的酒杯盛着绵柔的美酒。
翠绿的阴影和青涩的果实在互相催促,留下一千点红巾照耀在池台上。

注释:

  • 紫陌:指的是紫色的小路,常用以象征春天的景色。
  • 红尘:指的是世俗的纷扰和喧嚣。
  • 石榴新蕊:石榴的花蕾,象征着春的生机与希望。
  • 冰簟:指一种用冰制成的席子,形容清凉之感。
  • 金尊滟玉醅:金色的酒杯盛着如玉般清澈的美酒,描绘出饮酒的雅致。
  • 绿阴青子:绿荫和青涩的果实,强调春夏交替的氛围。
  • 红巾:指的是花瓣,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生机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
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北宋著名的文学家、书法家和画家。他的诗词风格豪放,兼具深邃的哲理和细腻的情感,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对社会的观察。

创作背景:
《南歌子(暮春)》创作于苏轼的晚年,正值春末夏初,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,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此时,苏轼正面临着人生的诸多困扰,抒发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。

诗歌鉴赏:

《南歌子(暮春)》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,展现了苏轼对春天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。词的开头以“紫陌寻春去”引入,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在小路上流淌的情景,给人一种轻盈而美好的感受。紧接着,诗人感受到世俗生活的纷扰,“红尘拂面来”既是对春天的描绘,也是对生活的反思。

在这幅生动的春日画卷中,石榴的新蕊一枝开,象征着生命的重生和希望。苏轼的笔触细腻而生动,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。后半部分,诗人通过“冰簟堆云髻,金尊滟玉醅”,展示了春日饮酒的悠闲情趣,描绘了一个闲适的生活场景。最后以“留取红巾千点照池台”收尾,展现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。

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,正如春天的短暂,时时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,同时也反映出苏轼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• 紫陌寻春去:描绘诗人踏上小路,寻找春天的气息,表现了对春天的渴望。
  • 红尘拂面来:暗示生活的繁杂和世俗的困扰,同时增添了诗的层次感。
  • 无人不道看花回:表达了人人都喜欢观赏花的共鸣,体现了人们对春的向往。
  • 惟见石榴新蕊一枝开:突出了诗人所见的独特之处,象征了生命的希望与新生。
  • 冰簟堆云髻:展示了春日的清凉和优雅,营造出一种闲适的氛围。
  • 金尊滟玉醅:描绘了饮酒的雅致,展现了生活的享受。
  • 绿阴青子相催:表现出春夏交替的生机与活力。
  • 留取红巾千点照池台:强调了对美好瞬间的留念和珍惜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比喻:如“冰簟堆云髻”,通过比喻营造出清凉的感觉。
  • 对仗:如“金尊滟玉醅”,对仗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美。
  • 意象:通过春花、酒杯等意象,传达出悠闲和美好的生活气息。

主题思想: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,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。诗人通过对春的描写,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,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• 紫陌:象征着春天的道路,代表新的开始。
  • 红尘:象征世俗的烦恼,反映出人生的复杂。
  • 石榴新蕊:象征生命与希望,代表春天的生机。
  • 冰簟:象征清凉与雅致,体现春夏之间的交替。
  • 金尊:象征奢华与享受,体现出一种生活态度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诗中提到的“紫陌”指的是什么? A. 紫色的花 B. 紫色的小路 C. 紫色的天空
    答案:B

  2. “红尘拂面来”中的“红尘”指代什么? A. 春天的花 B. 生活的纷扰 C. 美丽的风景
    答案:B

  3. 诗中的“石榴新蕊”象征着什么? A. 生命的凋零 B. 新生与希望 C. 美好的回忆
    答案: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李清照《如梦令》
  • 王维《山居秋暝》

诗词对比: 苏轼与李清照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之美,但苏轼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生命,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出离愁别绪。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,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与意境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苏轼诗词全集》
  • 《宋代诗词研究》
  • 《古诗词鉴赏指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