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听僧昭素琴
作者: 苏轼 〔宋代〕
原文展示:
至和无攫醳,至平无按抑。
不知微妙声,究竟从何出?
散我不平气,洗我不和心。
此心知有在,尚复此微吟。
白话文翻译: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聆听僧人昭素的琴声时,感受到一种和谐与平静的心境。琴声如同无形的气息,既没有激烈的波动,也没有压抑的情绪。作者感叹这微妙的声音究竟源自何处,似乎在散去心中的不平和不和谐。虽然内心深处仍然有存在的感觉,但在琴声的浸润下,心中又不禁随之微吟。
注释:
- 至和:指极致的和谐。
- 攫醳:抓取的声音,形容琴声不浮躁。
- 按抑:压制、抑制的情绪。
- 微妙声:细腻而深邃的声音。
- 散我不平气:消散我心中的不平之气。
- 洗我不和心:洗净我内心的不和谐。
典故解析:
本诗提及的“僧昭素”可能是指某位精通琴艺的僧人,昭素在古代常代表着清净和高雅。苏轼通过聆听琴声,表达了对内心纷扰的超脱和对宁静的向往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苏轼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北宋著名的文学家、书法家和画家。他的诗词广泛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,擅长用自然景物抒发情感。
创作背景:
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,反映出他在社会动荡与个人困扰中的心境,借助僧人的琴声,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。
诗歌鉴赏:
《听僧昭素琴》是苏轼在闲暇之时,聆听僧人弹琴所作的一首诗,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意境深远。诗中通过对琴声的描绘,表达了对内心不平和不和谐的反思与释放。开篇的“至和无攫醳”和“至平无按抑”似乎在描绘一幅极为宁静的画面,琴声在此间流淌,不带一丝波澜,恰如其分地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宁静。
随着诗句的深入,作者似乎在自问,这种微妙的琴声究竟是从何而来?这不仅是对琴声的好奇,更是对内心深处的探寻。感受到琴声的同时,诗人也在逐渐洗净自己心中的不平与不和,彰显出音乐的疗愈力量。最后的“此心知有在”则表达了尽管内心依然有感知,但在琴声的伴随下,心中又不禁随之吟唱,似乎达到了某种和谐的境界。
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音乐素养与艺术修养,更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。通过对琴声的细腻描绘,诗人引导读者思考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和谐之间的关系,最终达到一种心灵的共鸣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至和无攫醳:极致的和谐,没有抓取的声音,表现音乐的自然。
- 至平无按抑:极致的平静,没有压制的情感,展现琴声的舒缓。
- 不知微妙声:对琴声的深邃感到困惑,表明对音乐的迷恋与向往。
- 究竟从何出:对琴声来源的探寻,象征着对内心真谛的追求。
- 散我不平气:音乐使心中不平之气渐渐消散。
- 洗我不和心:琴声洗净了不和谐的内心情绪。
- 此心知有在:内心的感知依然存在,反映出对自身状态的认知。
- 尚复此微吟:在琴声中不禁随之吟唱,表达了一种无形的共鸣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将琴声比作心灵的清泉,体现出音乐的净化作用。
- 拟人:琴声似乎具有人性,使得心灵感受到共鸣与安慰。
- 对仗:整首诗运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,使得音韵和谐,增强了诗的节奏感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聆听琴声,展现内心的和谐与宁静,反映出音乐对人的心灵的抚慰作用,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与宁静的向往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琴声:象征着音乐的力量与情感的寄托。
- 不平气:代表内心的烦恼与不安。
- 和心:象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提到“至和无攫醳”的意思是: A. 极致的和谐
B. 不平的声音
C. 抓取的音乐 -
“洗我不和心”中的“洗”字最能表达以下哪种情感? A. 润泽
B. 清洗
C. 改变 -
诗人通过琴声来表达什么情感? A. 迷茫
B. 宁静
C. 激动
答案:
- A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李白的《月下独酌》
- 杜甫的《月夜忆舍弟》
诗词对比:
- 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:同样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思念与情感,但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抒发。
- 李白《月下独酌》:在孤独中寻求与自然的融和与共鸣,主题上和苏轼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参考资料:
- 《古诗词鉴赏指南》
- 《苏轼诗词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