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扬州以土物寄少游》

时间: 2025-01-19 18:51:31

鲜鲫经年秘醽醁,团脐紫蟹脂填腹。

后春莼茁活如酥,先社姜芽肥胜肉。

鸟子累累何足道,点缀盘飧亦时欲。

淮南风俗事瓶罂,方法相传竟留蓄。

且同千里寄鹅毛,何用孜孜饮麋鹿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

鲜鲫经年秘醽醁,
团脐紫蟹脂填腹。
后春莼茁活如酥,
先社姜芽肥胜肉。
鸟子累累何足道,
点缀盘飧亦时欲。
淮南风俗事瓶罂,
方法相传竟留蓄。
且同千里寄鹅毛,
何用孜孜饮麋鹿。

白话文翻译

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的美食,通过对当地特产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新鲜的鲫鱼经过长年的腌制,味道鲜美;紫色的蟹肉丰腴可口;春天的莼菜嫩滑如酥,初夏的姜芽肥美胜过肉类。那些小鸟虽然数量众多,但并不值得一提,只是点缀了我们的餐桌。淮南的风俗与美食通过瓶罂流传下来,成为一种传统。即使远隔千里,我依然可以寄去一封鹅毛信,何必为了饮酒而奔波于鹿群之间呢?

注释

  • 鲜鲫:新鲜的鲫鱼,指当地特产。
  • 秘醽醁:经过时间腌制后的鲜美味道。
  • 团脐紫蟹:形容蟹的圆形和颜色,意指肉质丰满。
  • :一种水生植物,常用于烹饪。
  • 姜芽:新鲜的姜芽,富有香味和营养。
  • 鸟子累累:指数量众多的小鸟。
  • 点缀盘飧:装饰与丰富餐桌的美食。
  • 淮南风俗:指淮南地区的饮食文化。
  • 瓶罂:古代的容器,盛装食物。
  • 千里寄鹅毛:比喻远距离寄信,表达思念。
  • 饮麋鹿:饮酒的场景,象征繁华与生活的奢侈。

诗词背景

作者介绍

苏轼(1037年-1101年),字子瞻,号东坡,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他的诗文风格多样,既有豪放洒脱的气魄,也有细腻婉约的情感,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。

创作背景

《扬州以土物寄少游》写于苏轼被贬至扬州期间,正值他政治生涯的低谷。然而,扬州的美丽和丰富的物产让他感受到生活的乐趣。此诗不仅反映了他对地方美食的赞美,也表现出他在困境中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态度。

诗歌鉴赏

这首诗以美食为切入点,借助对扬州特产的描写,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。诗中对美食的细致描绘,不仅展现了扬州的风土人情,也折射出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。通过使用“鲜鲫”、“紫蟹”等具体的食材,诗人唤起读者的味觉体验,使人仿佛置身于扬州的美食之中。尤其是“后春莼茁活如酥,先社姜芽肥胜肉”一句,生动描绘出春夏之交的美味,表达了对自然馈赠的感激。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生活态度的反思,强调即使身在他乡,寄托情感的方式也可以很简单,轻松而富有诗意。整首诗结合了对美食的赞美与对生活的哲思,充满了人情味,展现了苏轼豁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诗词解析

逐句解析

  1. 鲜鲫经年秘醽醁:新鲜的鲫鱼经过长时间的腌制,味道鲜美可口。
  2. 团脐紫蟹脂填腹:紫色的蟹肉丰满,吃进肚里十分满足。
  3. 后春莼茁活如酥:春天的莼菜嫩滑而富有弹性,吃起来如同酥皮一般。
  4. 先社姜芽肥胜肉:初夏时节的姜芽肥美,口感胜过肉类。
  5. 鸟子累累何足道:数量众多的小鸟并不值得一提。
  6. 点缀盘飧亦时欲:只是作为美食的点缀,适时而欲望而已。
  7. 淮南风俗事瓶罂:淮南的饮食风俗通过瓶罂传承下来。
  8. 方法相传竟留蓄:这些饮食方法代代相传,积累成为一种传统。
  9. 且同千里寄鹅毛:即使千里之外,也可以用鹅毛信寄托情感。
  10. 何用孜孜饮麋鹿:何必为了喝酒而忙碌于鹿群之间呢?

修辞手法

  • 比喻:如“活如酥”,用“酥”来形容莼菜的嫩滑。
  • 对仗:如“后春莼茁”、“先社姜芽”形成对仗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
主题思想

本诗通过对扬州特产的描绘,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。同时,诗中流露出一种对生活哲理的思考,强调在生活中寻找简单的快乐,传达出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。

意象分析

意象词汇

  • 鲫鱼:象征鲜活的生活和美好的味觉体验。
  • 紫蟹:象征丰饶与享受,体现地方特色。
  • 莼、姜芽:象征自然的馈赠,代表四季的变化与农作物的生长。

互动学习

诗词测试

  1. 选择题:诗中“鲜鲫”指的是? A. 干鲫鱼
    B. 新鲜的鲫鱼
    C. 腌制的鲫鱼

  2. 填空题:诗中提到的“后春莼茁活如__”表达了莼菜的口感。

  3. 判断题:诗中强调了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地方特色。
    A. 对
    B. 错

答案

  1. B
  2. A

诗词比较与延伸

相关作品推荐

  •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  • 杜甫《春望》

诗词对比

  • 苏轼《水调歌头》: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哲思。
  • 李白《将进酒》: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悟与豪放的饮酒态度。

参考资料

  • 《苏轼全集》
  • 《宋代文学概论》
  •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