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和偶登安济亭》
时间: 2025-01-17 09:15:17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和偶登安济亭 蔡襄 〔宋代〕
津亭遥望草萋萋,空旷清怀与物齐。 春水倒行潮欲上,晚云平压日先低。 高城览古人何在,远渡伤离客自迷。 好共山翁同出处,不随朝骑五门西。
白话文翻译:
在安济亭远望,草色茂盛,心情空旷与万物和谐。 春水似乎倒流,潮水即将上涨,傍晚的云层平铺,太阳显得低垂。 在高城上眺望,古人都去了哪里,远行渡口,离别的旅客迷失了方向。 宁愿与山中的老人一同出入,不愿随朝廷的骑兵向西门出发。
注释:
- 津亭:渡口边的亭子。
- 萋萋:草木茂盛的样子。
- 空旷清怀:心境空旷清明。
- 春水倒行:形容春潮上涨,水位上升。
- 晚云平压:傍晚的云层低垂。
- 高城览古:在高处眺望,怀念古人。
- 远渡伤离:远行渡口,感到离别的伤感。
- 山翁:山中的隐士。
- 朝骑:朝廷的骑兵。
- 五门西:指朝廷的西门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 蔡襄(1012-1067),字君谟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,与欧阳修、王安石、苏轼并称“宋四家”。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、含蓄深沉著称,书法亦有很高成就。此诗可能作于蔡襄游历或任职期间,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。
创作背景: 这首诗可能是蔡襄在游览安济亭时所作,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。诗中“好共山翁同出处”一句,明确表达了他宁愿与隐士为伍,也不愿随朝廷骑兵出入的情感。
诗歌鉴赏:
这首诗以安济亭为背景,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空旷与清怀。首联“津亭遥望草萋萋,空旷清怀与物齐”,以草萋萋的景象引出诗人内心的空旷与和谐。颔联“春水倒行潮欲上,晚云平压日先低”,运用生动的意象,描绘了春潮上涨、晚云低垂的景象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。颈联“高城览古人何在,远渡伤离客自迷”,通过对古人的怀念和对离别旅客的同情,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。尾联“好共山翁同出处,不随朝骑五门西”,明确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境深远,充分展现了蔡襄诗歌的清新自然和含蓄深沉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
津亭遥望草萋萋,空旷清怀与物齐。
- 诗人站在津亭远望,看到草木茂盛,心情空旷,与万物和谐共存。
-
春水倒行潮欲上,晚云平压日先低。
- 春水似乎倒流,潮水即将上涨,傍晚的云层低垂,太阳显得低垂。
-
高城览古人何在,远渡伤离客自迷。
- 在高城上眺望,怀念古人,远行渡口,离别的旅客迷失了方向。
-
好共山翁同出处,不随朝骑五门西。
- 宁愿与山中的老人一同出入,不愿随朝廷的骑兵向西门出发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“春水倒行”比喻春潮上涨,水位上升。
- 拟人:“晚云平压日先低”赋予晚云和太阳以人的动作,形象生动。
- 对仗:诗中多处使用对仗,如“春水倒行潮欲上,晚云平压日先低”。
主题思想:
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抒发了内心的空旷与清怀,同时通过对古人的怀念和对离别旅客的同情,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。尾联明确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草萋萋:草木茂盛,象征生机与和谐。
- 春水倒行:春潮上涨,象征自然的循环与变化。
- 晚云平压:傍晚的云层低垂,营造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。
- 高城览古:在高处眺望,怀念古人,表达对过往的追忆。
- 远渡伤离:远行渡口,感到离别的伤感,表达对现实的感慨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春水倒行潮欲上”的“倒行”是指什么? A. 春水倒流 B. 春潮上涨 C. 春水停滞 D. 春水泛滥
-
诗中“好共山翁同出处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? A. 对官场生活的向往 B.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. 对离别的伤感 D. 对古人的怀念
-
诗中“晚云平压日先低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? A. 比喻 B. 拟人 C. 对仗 D. 排比
答案:
- B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- 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: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。
诗词对比:
- 苏轼《赤壁赋》:通过对赤壁的描绘,表达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感慨。
- 杜甫《登高》:通过对高处的描绘,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。
参考资料:
推荐书目:
- 《宋诗选注》:收录了蔡襄的诗作,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。
- 《蔡襄诗集》:收录了蔡襄的全部诗作,是研究蔡襄诗歌的重要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