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辨得茅庐我便归,玉堂何处有梅枝。
岁寒老树虽荒寂,会有腊残春到时。
白话文翻译:
我一辨认出茅草屋就想回去,玉堂之中哪里有梅花枝呢?
虽然寒冬到来,老树虽显得荒凉寂寞,但总会在腊月残留的时节迎来春天的到来。
注释:
- 茅庐:指用茅草搭建的房屋,象征隐居或简朴的生活。
- 玉堂:指富贵人家的厅堂,象征奢华和繁华的生活。
- 岁寒:指寒冷的冬天,岁寒之时,万物凋零,一片荒凉。
- 腊残春到:腊月是农历的最后一个月,虽然残冬未去,但春天的气息即将到来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刘过(约1086年-约1150年),字景升,号澄观,宋代诗人,晚唐五代诗风影响下的诗人,致力于山水田园诗的创作。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,情感真挚。
创作背景:
《呈王山父》创作于诗人隐居生活中,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,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,诗人寻求内心宁静的心态。
诗歌鉴赏:
《呈王山父》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,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思考。首句“辨得茅庐我便归”,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,茅草屋不仅是居所的象征,更代表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。这种对宁静与自由的向往,与“玉堂何处有梅枝”形成鲜明对比,表现出对奢华生活的疏远。
接下来的两句“岁寒老树虽荒寂,会有腊残春到时”,通过对比手法,展现出冬天的严酷与春天的希望。即使在寒冷的岁月中,老树看似荒凉,但依然期待着春天的到来,这不仅象征着生命的轮回,也是对未来的乐观展望。
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却富有深意,情感真挚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。诗人通过对简单事物的观察,反映了心灵的宁静与内在的坚持,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、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辨得茅庐我便归:一旦我认出那茅草屋,便想要回去,表达了对乡土和隐居生活的向往。
- 玉堂何处有梅枝:在奢华的殿堂中,哪里还有梅花的枝条?表现出对繁华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。
- 岁寒老树虽荒寂:冬天来临,老树显得荒凉,暗示了生命的艰难与孤寂。
- 会有腊残春到时:然而,即使在寒冬中,春天终将来临,象征着希望与新生。
修辞手法:
- 对比:茅庐与玉堂的对比,强调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奢华生活的疏远。
- 象征:梅枝象征了生命的希望,老树则代表了困境与孤寂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、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希望的追求,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、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茅庐:象征隐居、简朴的生活。
- 玉堂:象征奢华、繁华的生活。
- 老树:象征生命的困境与坚持。
- 梅枝:象征生命的希望与新生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刘过是哪个朝代的诗人?
- A. 唐代
- B. 宋代
- C. 明代
-
诗中“茅庐”象征什么?
- A. 富贵
- B. 隐居生活
- C. 战争
-
“岁寒老树”中“老树”象征什么?
- A. 年轻
- B. 生命的困境
- C. 春天
答案:
- B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
- 王维《山居秋暝》
诗词对比:
刘过的《呈王山父》与陶渊明的《归园田居》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但刘过更侧重于对生命希望的追求,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宁静心境的描绘。
参考资料:
- 《宋诗三百首》
- 《古诗词鉴赏辞典》
- 《唐宋诗人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