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点绛唇》

时间: 2024-09-19 20:43:57

雨滴芭蕉,声声送与离人听。

茜窗寂静。

惘惘凭谁省。

多少伤心,对此寒灯影。

凄凉景。

楼头宵永。

枝上鹃啼冷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点绛唇
雨滴芭蕉,声声送与离人听。
茜窗寂静。惘惘凭谁省。
多少伤心,对此寒灯影。
凄凉景。楼头宵永。
枝上鹃啼冷。

白话文翻译:

诗的意境通过雨滴声传递给远方的离人,寂静的窗前让人惆怅,不知向谁倾诉内心的迷茫。面对这寒冷的灯光,心中涌起无尽的伤感。凄凉的景象伴随着漫长的夜晚,只有枝头的杜鹃在冷冷地啼鸣。

注释:

字词注释:

  • 点绛唇:词牌名,词的名称。
  • 芭蕉:一种植物,常在雨中摇曳,象征柔情。
  • 茜窗:红色窗帘,烘托出温馨的氛围。
  • 惘惘:迷惘、困惑的状态。
  • 寒灯影:寒冷的灯光下的影子,象征孤独与思念。
  • 楼头:指楼阁的顶部,象征高处的孤寂。
  • 鹃啼:杜鹃鸟的鸣叫,常被用来传达情感。

典故解析:

  • 杜鹃啼血:古诗中常用的意象,杜鹃鸟的啼叫往往与思念和凄苦的情感相联系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 陈逸云,近代女性词人,以其词风婉约清新而著称。她的作品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细腻,尤其是对离别、孤独等主题的探讨。

创作背景: 此词创作于一个雨夜,作者身处寂静的环境中,思念远方的爱人。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,使得她在静谧中更加感受到内心的孤独与无奈。

诗歌鉴赏:

《点绛唇》通过细腻的描写,展现了诗人在雨夜中的孤独感与思念之情。开头的“雨滴芭蕉”便以一种清新而又惆怅的意象,唤起读者的共鸣,雨声如同心声般在耳畔回响,仿佛在向离人诉说着千般情思。接着,茜窗的寂静与惘惘更是加深了这种孤独感,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迷茫。

“多少伤心,对此寒灯影”一句,将灯光的冷清与内心的伤感紧密联系,表现出在孤独的夜晚,思念所带来的痛苦。最后,诗人以“楼头宵永”与“枝上鹃啼冷”收尾,令人感受到漫长夜晚的无尽与杜鹃鸟的凄冷鸣叫,象征着心中无法言说的酸楚与无奈。

整首词不仅描绘了一个雨夜的场景,更深刻地揭示了人内心深处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,情感真挚而动人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• 雨滴芭蕉:细腻的环境描写,雨声与芭蕉相结合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忧伤的氛围。
  • 声声送与离人听:此句中的“声声”强调了雨声的清晰,似乎在诉说着对离人的思念。
  • 茜窗寂静:窗前的寂静暗示着内心的孤独。
  • 惘惘凭谁省:表达了对倾诉对象的渴望与迷茫。
  • 多少伤心,对此寒灯影:寒冷的灯光映照出内心的孤独与痛楚。
  • 凄凉景。楼头宵永:凄凉的景象与漫长的夜晚形成对比,突出情感的深沉。
  • 枝上鹃啼冷:杜鹃的鸣叫带有一丝凄凉,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气氛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比喻:如“寒灯影”比喻孤独的心情。
  • 拟人:雨滴与芭蕉的互动,赋予自然以情感。
  • 对仗:如“凄凉景。楼头宵永”,形成一种对称美感。

主题思想: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,传达了对离人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,体现了女性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与深刻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• 雨滴:象征思念与忧愁。
  • 芭蕉:柔情的代表,传达思念的深沉。
  • 寒灯:孤独与冷清的象征。
  • 鹃啼:与离别相关的哀愁。

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,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离愁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“雨滴芭蕉”中的“雨滴”象征了什么? A. 快乐
    B. 思念与忧愁
    C. 宁静

  2. “茜窗寂静”中的“寂静”暗示了什么? A. 热闹
    B. 孤独与迷茫
    C. 欢庆

  3. 诗中提到的“鹃啼”与哪些情感相关? A. 欢快
    B. 离别与哀愁
    C. 平静

答案:

  1. B
  2. B
 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李清照《如梦令》
  • 温庭筠《杨柳枝》

诗词对比: 《如梦令》中的细腻情感与《点绛唇》相似,均表达了对离人的深切思念,但前者更多展现了女性的坚韧与希望,而后者则沉浸在孤独与凄凉之中,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近现代词人作品集》
  • 《中国古典文学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