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长夏幽居景不穷,花开芳砌翠成丛。窗南高卧追凉际,时有微香逗晚风。
白话文翻译:
在幽静的长夏时节,居住的景色无尽无穷,花儿在芳香的台阶上竞相开放,翠绿成丛。我在窗南高卧,享受着凉爽的时光,时不时有淡淡的花香随着晚风飘来。
注释:
- 长夏:指漫长的夏季。
- 幽居:幽静的居所,表示环境清幽。
- 景不穷:景色丰富而不尽,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观。
- 芳砌:芳香的台阶,形容花开的地方。
- 翠成丛:翠绿的植物相聚成丛。
- 窗南高卧:在窗户南侧高高躺着,享受凉风。
- 追凉际:寻找凉爽的时刻。
- 微香:淡淡的香气。
- 逗晚风:轻轻撩拨晚风,形容香气随着风飘荡。
典故解析:
此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,但描绘了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的结合,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诗词背景:
-
作者介绍:晏殊(991-1055),字子华,号小山,北宋词人、诗人及政治家,擅长词赋,以清新婉约、风雅自然著称。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和人生的哲理,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热爱。
-
创作背景:此诗创作于宋代,那个时代文人崇尚隐逸,追求生活的清幽与自然美。诗中描绘的景象与当时人们的生活理想相符,表现了诗人对夏日幽居生活的热爱。
诗歌鉴赏:
《紫竹花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夏日生活画面。诗人在长夏的幽静环境中,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惬意。前两句“长夏幽居景不穷,花开芳砌翠成丛”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夏季场景,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与多彩。诗中的“幽居”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述,更代表了一种精神的寄托,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。
接下来的“窗南高卧追凉际”,则传达了诗人享受生活的态度。他在窗边高卧,享受着清凉的微风,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。最后一句“时有微香逗晚风”,则通过感官的描写,将自然的气息引入诗中,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股淡淡的花香。这些意象的交织,不仅让人感受到夏季的美丽,也让人体会到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。
诗词解析:
-
逐句解析:
- 长夏幽居景不穷:描绘长夏时节的幽静居所,景色丰富而美好。
- 花开芳砌翠成丛:花儿盛开,芳香弥漫,形成美丽的景致。
- 窗南高卧追凉际:诗人躺在窗南,享受着凉爽的气候。
- 时有微香逗晚风:偶尔有花香飘来,伴随着晚风轻拂。
-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将自然景色比作一种悠然的生活状态。
- 拟人:花香“逗”晚风,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。
- 对仗:上下句结构相似,增强了韵律感。
-
主题思想: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,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。
意象分析:
- 长夏:象征着热情与生机。
- 幽居:代表宁静与隐逸。
- 花开芳砌:象征着美好与生命的繁荣。
- 微香:代表生活中的细腻与温馨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长夏幽居景不穷”中“幽居”指什么? A. 热闹的城市
B. 幽静的住所
C. 旅游胜地 -
诗人在哪个地方高卧? A. 窗东
B. 窗南
C. 窗北 -
诗中提到的“微香”是什么的香气? A. 食物
B. 花香
C. 水果
答案:
- B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-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李清照《如梦令》
- 苏轼《水调歌头》
-
诗词对比:
- 晏殊《紫竹花》与李清照《如梦令》: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,但晏殊更偏向于自然的宁静,而李清照则融入了更多的情感与思念。
参考资料:
- 《宋词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》
- 《晏殊诗词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