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玉梅令 曹溪折梅花有感》
时间: 2025-01-14 16:41:34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玉梅令 曹溪折梅花有感
作者:董元恺 〔清代〕
玉人风韵。洗铅华都尽。曹溪滴水罗浮近。看巡檐索笑,折取一枝枝,白雪轻携,红英微衬。岭头香满,涧边月印。偏隔断江南春信。只无根零落,更素影凄凉,争似我天涯幽恨。
白话文翻译
全诗翻译:
这位美人有着迷人的风韵,洗去铅华的妆容后显得更加清丽。曹溪的水滴在罗浮山近旁。看着她在屋檐下轻声笑语,我轻轻折下几枝梅花,白雪似的花瓣轻轻携带着,微微映衬着红花。山岭顶端香气四溢,溪边的月影交错。可惜的是,江南春信已然断绝。梅花无根而零落,孤零的影子显得格外凄凉,怎能比得上我在天涯的幽恨呢?
注释
字词注释:
- 玉人:指的是美丽的女子。
- 铅华:指的是浓妆艳抹的妆容。
- 曹溪:指的是一个地方名,曹溪是著名的风景区。
- 罗浮:指的是罗浮山,著名的山脉。
- 白雪:形容梅花的洁白。
- 红英:指梅花的红色花朵。
- 江南:指的是长江以南的地区,通常指温暖的春天。
典故解析:
- 梅花: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,常与清雅的气质相联系。
- 江南春信:江南的春天象征着温暖与繁荣,这里暗指诗人对江南春天的怀念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:
董元恺,清代诗人,以其精致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,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及自然景物的结合。
创作背景:
这首词作可能是在春季折梅时写成,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及对江南春天的怀念,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。
诗歌鉴赏
这首《玉梅令》以梅花为引子,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。开头通过“玉人风韵”勾勒出一位清丽脱俗的女子形象,随后“洗铅华都尽”则暗示了这种美的自然与真诚,抛弃了浮华,回归本真。曹溪的水声与梅花的轻盈相映成趣,增强了诗的意境。
接着,作者通过“看巡檐索笑,折取一枝枝”描绘了轻松愉悦的场景,同时折梅的动作也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。诗句“岭头香满,涧边月印”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美,梅花的香气弥漫,月影摇曳,意境深邃而富有层次。
然而,随着“偏隔断江南春信”,情感的转折显现出来。诗人对江南春天的向往与现实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,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。结尾“争似我天涯幽恨”更是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,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孤独的深切感受。
整首词在轻盈的梅花意象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,展现了清代词人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:
- 玉人风韵:美人的风姿,生动描绘出女子的优雅。
- 洗铅华都尽:去掉了浮华的妆容,展现出本来的清纯之美。
- 曹溪滴水罗浮近:描绘出曹溪的清澈水流,营造出自然的宁静。
- 看巡檐索笑:描绘女子轻松愉快的形象。
- 折取一枝枝:通过细腻的动作表现出对梅花的亲近与喜爱。
- 白雪轻携,红英微衬:梅花的洁白与红色相互映衬,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。
- 岭头香满,涧边月印:描绘自然中的香气与月影,增强了诗的意境。
- 偏隔断江南春信:表达对江南春天的渴望与失落。
- 只无根零落,更素影凄凉:无根的梅花凋落,隐喻着失去的情感。
- 争似我天涯幽恨: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将梅花比作美丽的女子,增强情感的表现。
- 拟人: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,增强诗的生动性。
- 对仗:整首词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对比,增强了音乐性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,对江南春天的向往,以及对孤独与失落的深刻感受,揭示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:
- 梅花:象征坚韧和高洁。
- 玉人:美丽与清雅的象征。
- 江南:温暖与繁荣的象征。
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: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高洁的象征,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,正如诗中所表达的情感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:
-
诗中提到的“曹溪”指的是哪个地方? A. 山
B. 河流
C. 城市 -
“洗铅华都尽”表达了什么含义? A. 厌倦浮华
B. 喜爱浓妆
C. 想念过去 -
诗中提到的“江南春信”象征着什么? A. 失落的春天
B. 温暖的春天
C. 亲友的信件
答案:
- B
- A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李清照《如梦令》
- 苏轼《水调歌头》
诗词对比:
- 《如梦令》:同样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,情感细腻,意象丰富。
- 《水调歌头》:描绘了对明月的思念,情感同样深沉,展现了诗人的孤独感。
通过对比,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表达孤独与思念时,运用了不同的意象与情感表现手法。
参考资料
推荐书目:
- 《清代诗词选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
- 《梅花文化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