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送行中斋三首》
时间: 2025-01-01 13:45:38意思解释
送行中斋三首
作者: 文天祥 〔宋代〕
原文展示
嗟予抱区区,畴昔同里闬。
过从三十年,知心不知面。
零落忽重逢,家亡市朝变。
惸惸蹈海馀,踽踽南冠殿。
剧谈泥涂际,握手鞍马倦。
依依斯文意,苦恨十年晚。
鲁仲偶不逢,随世本非愿。
灵胥目未抉,端欲诣所见。
及兹万里别,一夕肠百转。
余生谅须臾,孤感横九县。
庶几太尉事,万一中丞传。
白话文翻译
我不禁叹息,心中有些忧愁,曾经和你同乡的日子已经过去。三十年来交往,心意相知而面容却不相识。零落的时光中忽然重逢,家国已亡,市井也变了模样。我孤独地踏上海滨,独自走向南冠的殿堂。我们在泥泞的地方畅谈,握手时却感到疲惫。依依惜别的文人情谊,令人苦恨时光已晚。鲁仲(鲁迅)我偶然不曾相逢,随波逐流本不是我的愿望。灵胥(灵胥是传说中的神鸟)之眼尚未明亮,正想去看到你。如今万里分别,心中如同千百个转折。我的余生不过瞬息,孤独的感受横亘在九个县域之间。希望能将太尉的事务,哪怕万一也能传达给你。
注释
- 区区:心中烦恼的意思。
- 畴昔:指过去的时间。
- 过从:交往、来往。
- 知心不知面:意指心灵相知而未曾见过面。
- 零落: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境遇的变迁。
- 惸惸:形容孤单、寂寞。
- 踽踽:独自前行的样子。
- 依依:形容依依不舍的情感。
典故解析
- 鲁仲:鲁仲连,古代名将,文中提及可能象征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- 灵胥:古代传说中的神鸟,有引导之意,借用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: 文天祥,字履善,号畹叟,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、政治家。他在抵抗外敌入侵及保卫国家的过程中,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气节。其作品多反映了国家、民族的命运与个人的遭遇。
创作背景: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,国家面临外敌入侵,文天祥为了国家奔走,经历了许多离别与磨难,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感慨。
诗歌鉴赏
这首诗展现了文天祥深厚的情感与对故友的思念,情感真挚,语句流畅。诗中以“嗟予抱区区”开篇,生动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孤独。接着,诗人通过回忆三十年来的交往,突出自己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,但因世事变迁,彼此却渐行渐远,心知而面不见,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友谊的可贵。
在描绘离别时,诗人使用了“踽踽南冠殿”的意象,表现了其孤独的心境,令人感同身受。而“依依斯文意,苦恨十年晚”则表达了因时光流逝而感到的遗憾与无奈,情感深刻而真实。最后,诗人借“万里别,一夕肠百转”之句,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,展现出一种对人生无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希望。
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,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诗人的深邃思考和丰富情感,融入了对国家、故友及自我的思考,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:
- 嗟予抱区区:诗人感叹自己心中的忧愁。
- 畴昔同里闬:回忆曾经和友人同在一个地方。
- 过从三十年:交往已经有三十年之久。
- 知心不知面:彼此的心灵相知,但未曾见面。
- 零落忽重逢:在经历了时间的流逝后,意外重逢。
- 家亡市朝变:国家已亡,市井也变得不再熟悉。
- 惸惸蹈海馀:孤独地在海边徘徊。
- 踽踽南冠殿:独自前往南冠殿,象征孤寂。
- 剧谈泥涂际:在泥泞的地方畅谈,意指环境的艰苦。
- 握手鞍马倦:告别时的握手,透露出无奈与疲惫。
- 依依斯文意:对文人情谊的珍视与依依不舍。
- 苦恨十年晚:感慨时光流逝的遗憾。
- 鲁仲偶不逢:提到鲁仲,象征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- 灵胥目未抉:神鸟未曾引导,表达对友人的思念。
- 及兹万里别:如今相隔千里。
- 一夕肠百转:一夜之间百感交集。
- 余生谅须臾:余生不过瞬息之间。
- 孤感横九县:孤独的感受遍及九个县。
- 庶几太尉事:希望能将太尉的事务传达出去。
- 万一中丞传:哪怕有一丝希望也想传情。
修辞手法:
- 对仗:如“依依斯文意,苦恨十年晚”,表现了诗句的工整和韵律。
- 比喻:将人生的遭遇比作海滨的孤独,生动形象。
主题思想: 诗歌通过对离别与思念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,以及对国家破亡的无奈与愤慨,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未来的期待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:
- 海:象征孤独与无边的思念。
- 南冠殿:代表孤寂与高洁的志向。
- 泥涂:体现了艰难困苦的环境。
- 握手:象征友谊的珍贵与离别的无奈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:
-
文天祥是哪个朝代的诗人?
A. 唐代
B. 宋代
C. 明代
D. 清代 -
诗中提到的“鲁仲”指的是?
A. 一位名将
B. 一位文学家
C. 一位诗人
D. 一位政治家 -
诗中“万里别”表达了什么情感?
A. 喜悦
B. 思念
C. 绝望
D. 无奈
答案: 1-B; 2-A; 3-B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李白《送友人》
- 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诗词对比:
- 《送友人》:李白的送别诗,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壮阔的情感,而《送行中斋三首》则更注重内心的细腻与深思。
- 《登鹳雀楼》:王之涣的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,带有一种豪情壮志,与文天祥的离愁别绪形成鲜明对比。
参考资料
- 《宋诗鉴赏辞典》
- 《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