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又呈中斋 其二》

时间: 2025-01-17 09:46:05

万里论心晚,相看慰乱离。

丹成俄已化,璧碎尚无缁。

禾黍西原梦,川原落日悲。

斯文今已矣,来世以为期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又呈中斋 其二
万里论心晚,相看慰乱离。
丹成俄已化,璧碎尚无缁。
禾黍西原梦,川原落日悲。
斯文今已矣,来世以为期。

白话文翻译:

全诗翻译:
万里之外,心事已晚,互相凝视来慰藉这离乱的情感。丹砂已然化为尘土,璧玉也已破碎却仍未见黑色的污点。禾苗与黍米的梦境在西原的旷野中,日落时分的悲伤涌上心头。如今的文化已然消亡,期待来世再次相见。

注释:

字词注释:

  • 万里:形容距离遥远。
  • 论心:谈心、交流心事。
  • 丹成:丹砂,铅汞炼成的颜色。
  • :美玉,象征美好事物。
  • :黑色,通常指污点。
  • 禾黍:指稻谷和黍米,象征丰收与希望。
  • 川原:河流和原野,指自然景观。
  • 斯文:文化、文雅之事。
  • 以为期:期待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再相聚。

典故解析:

  • “丹成俄已化,璧碎尚无缁”:此句表达了美好事物的消逝,寓意人生短暂和易逝的感慨。
  • “禾黍西原梦”:禾黍代表丰收与希望,而“梦”则带有一种对美好未来的向往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
文天祥(1236-1283),字天祥,号履善,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。他在抵御元朝入侵的斗争中表现出坚定的民族气节,最终被俘后宁死不屈。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。

创作背景:
这首诗作于南宋灭亡前夕,诗人身处战乱之中,感受到国破家亡的痛苦,寄托了他对文化和理想的怀念,以及对未来的希冀。

诗歌鉴赏:

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深切思考与感慨。开篇“万里论心晚”,展示了远隔千里之处,心中的孤独和思念。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虽在,但因时局动荡而显得格外艰难。接着“丹成俄已化,璧碎尚无缁”,以丹砂和璧玉的比喻,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变幻,诗人由此引发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反思。

“禾黍西原梦,川原落日悲”则描绘出一种乡野宁静与肃杀对比的画面,禾黍的丰收与落日的悲伤交织,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与失落。最后一句“斯文今已矣,来世以为期”,直白地表达了对文化消亡的痛惜,但又寄托了对未来某日重聚的期待。

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哲理,文天祥用简练而深刻的语言,展现了他对国家、文化的忠诚与思考,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1. “万里论心晚”:距离虽远,但心中思念已晚,暗示离愁别绪。
  2. “相看慰乱离”:互相凝视以安抚内心的乱离情绪。
  3. “丹成俄已化”: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,暗喻人生的无常。
  4. “璧碎尚无缁”:破碎的璧玉仍无污点,强调即使破碎也要保持品德。
  5. “禾黍西原梦”:对丰收的美好憧憬,象征希望。
  6. “川原落日悲”:自然景象中蕴含着悲伤,反映内心的忧虑。
  7. “斯文今已矣”:文化的消亡,感叹精神的失落。
  8. “来世以为期”:对未来重聚的期望,尽管现实残酷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比喻:用“丹”、“璧”比喻人的理想与生命的珍贵。
  • 对仗:如“禾黍西原梦,川原落日悲”,形成和谐的音韵美。
  • 拟人: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,使之更具生动性。

主题思想:
整首诗通过对离别、失落与希望的探讨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期盼,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• 万里:象征距离与思念。
  • :象征美好与珍贵。
  • :象征纯洁与完美。
  • 禾黍:象征丰收与希望。
  • 落日:象征生命的终结与悲伤。
  • 斯文:象征文化与精神的消逝。

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:
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诗人的情感,也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诗中“万里论心晚”是什么意思?
    A. 很晚才开始谈心
    B. 心中思念已久
    C. 远隔千里

  2. “禾黍西原梦”中的禾黍象征什么?
    A. 文化
    B. 丰收与希望
    C. 战争

  3. “斯文今已矣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?
    A. 对未来的期待
    B. 对文化消亡的痛惜
    C. 对家乡的思念

答案:

  1. B
  2. B
 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《登高》王之涣
  • 《夜泊牛渚怀古》李白

诗词对比:

  • 文天祥的《又呈中斋 其二》与李白的《夜泊牛渚怀古》都表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,但前者更注重对国家命运的忧虑,后者则通过怀古抒发个人情感。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,展现了诗人的情怀。

参考资料:

推荐书目:

  • 《宋诗选》
  •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
  • 《文天祥诗文集》
  • 《李白诗文集》

这些书籍将帮助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文化背景及其艺术特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