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吕叔恭运使和题皇华馆诗复次韵》

时间: 2025-01-01 16:07:56

何处溪声响佩环,洗心堂下转潺湲。

数株古柳枯临水,百亩丛篁翠倚山。

岁久刊题多泯灭,时清景物自幽閒。

轺轩登览留佳句,顿觉林泉发妙颜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何处溪声响佩环,洗心堂下转潺湲。
数株古柳枯临水,百亩丛篁翠倚山。
岁久刊题多泯灭,时清景物自幽閒。
轺轩登览留佳句,顿觉林泉发妙颜。

白话文翻译:

在何处能听到溪水的声音如佩环般清脆?在洗心堂下,溪水轻轻流淌,发出潺潺的声响。
几株古老的柳树枯枝垂在水边,百亩竹林青翠地依偎在山脚。
岁月久远,留下的刻字多已模糊消逝,但时光清澈,景物依旧幽静闲适。
乘坐轺车登高远望,留下美好的诗句,顿时感到林泉间流露出奇妙的美感。

注释:

  • 何处:哪里。
  • 溪声:溪水流动的声音。
  • 佩环:古代女子佩戴的环饰,这里形容溪水声音清脆悦耳。
  • 洗心堂:洗心堂是一个洗净心灵、沉淀思绪的地方。
  • 潺湲:形容水流声的词。
  • 古柳:古老的柳树。
  • 丛篁:竹林,翠绿的竹子。
  • 刊题:刻写的题字。
  • 泯灭:消失,模糊。
  • 轺轩:指古代的轿车或车舱。
  • 佳句:美好的诗句。
  • 妙颜:奇妙的美感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

王之望,宋代诗人,生平事迹不详,但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闻名。王之望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,语言优雅而富有情感。

创作背景:

《吕叔恭运使和题皇华馆诗复次韵》创作于王之望在游历过程中,受到自然山水的启发与情感共鸣。

诗歌鉴赏:

王之望的这首诗充满了自然的灵动与人文的思考。全诗通过描绘溪水、古柳和竹林等自然景象,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的赞美。开篇的“何处溪声响佩环”便引人入胜,溪水的声音既是自然的呼唤,也是内心的共鸣。接着,诗人细致地描绘了环境,古柳的枯枝与翠竹的生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。

在诗的后半部分,王之望通过“岁久刊题多泯灭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然而“时清景物自幽閒”则反映出他对自然景物的依恋与欣赏。最后,诗人通过轺轩的游览,留下佳句,感受到林泉的美丽,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。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山水的美,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哲思,具有深远的意境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• 何处溪声响佩环:在何处可以听到溪水流淌的声音,它如同佩环般清脆悦耳。
  • 洗心堂下转潺湲:在洗心堂下,溪水缓缓流动,发出潺潺的声响。
  • 数株古柳枯临水:几株古老的柳树干枯,倾斜地靠近水边。
  • 百亩丛篁翠倚山:广袤的竹林郁郁葱葱地依偎在山脚下。
  • 岁久刊题多泯灭:随着岁月的流逝,刻在石上的题字多已模糊消失。
  • 时清景物自幽閒:时光清澈,景物仍然自得其乐,幽静安闲。
  • 轺轩登览留佳句:乘坐轺车远眺,留下了动人的诗句。
  • 顿觉林泉发妙颜:瞬间感受到林泉之间流露出奇妙的美感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比喻:将溪水的声音比作佩环,生动形象。
  • 对仗:整首诗在意象和结构上有对仗的美感,如“古柳”和“丛篁”。
  • 拟人:通过“岁久刊题多泯灭”赋予时间和景物以人的情感。

主题思想:

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思考,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向往,体现了人文情怀与自然和谐的关系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• 溪声:象征自然的声音,代表心灵的宁静。
  • 古柳:象征岁月与沧桑,传递生命的轮回。
  • 丛篁:象征生机与希望,代表大自然的繁荣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诗中“何处溪声响佩环”是指什么?

    • A. 山间溪水的声音
    • B. 人的佩饰
    • C. 古代乐器的声音
  2. “岁久刊题多泯灭”表达了什么?

    • A. 对未来的向往
    • B.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
    • C. 对历史的怀念
  3. 诗的主题是什么?

    • A. 军事战争
    • B. 自然的美与人文情怀
    • C. 生活的烦恼

答案:

  1. A
  2. B
 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李白的《庐山谣》
  • 杜甫的《春望》

诗词对比:

  • 《庐山谣》同样描绘自然风光,通过壮丽的山水展现诗人豪放的情怀。
  • 王之望与杜甫的作品,均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,但在风格上,王之望更显细腻而清新,杜甫则更具沉重的历史感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宋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
  • 《王之望诗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