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龙华山寺寓居十首
作者: 王之望 〔宋代〕
作客他乡久,宜人此界稀。
身閒长挟策,地僻惯披衣。
妻有虀盐乐,儿因笋蕨肥。
出门何所适,终日掩荆扉。
白话文翻译
诗的整体意思是:我在他乡居住已久,这里环境宜人但人迹罕至。自己闲暇时常带着书卷,因地处偏僻习惯了随便披衣。妻子因有虀盐而感到快乐,儿子则因为竹笋和蕨菜而长得肥胖。出门时我去哪里呢?整日都把门紧闭,像是隐居一般。
注释
- 作客:在外地做客,表示身在他乡。
- 宜人:环境舒适,适合居住。
- 身閒:身体闲适,不忙碌。
- 挟策:携带书卷,指学习或读书。
- 虀盐:腌制的盐,表示妻子会做饭。
- 笋蕨:竹笋和蕨菜,指食物丰盛。
- 荆扉:荆棘编制的门,形容居住环境朴素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
王之望,宋代诗人,生平事迹较少,作品主要反映其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。他的诗风清新,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,表达闲适的生活状态。
创作背景
这首诗写于诗人于龙华山寺居住的时期,反映了他在外地生活的感受,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家庭的眷恋。
诗歌鉴赏
《龙华山寺寓居十首》的诗人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,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隐居生活。诗的开头两句,表现了作者在他乡的孤独与安逸,环境宜人却人迹稀少,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。接着,诗人以闲暇读书为乐,展现出一种学者的风范;而在接下来的几句中,诗人提到妻子与儿子,体现了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简单乐趣。最后两句通过“出门何所适”和“终日掩荆扉”,传达出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,似乎在说他享受这种隐居生活,不愿外出,宁愿与家人共享这份宁静。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,更是对宁静生活的赞美,反映了人们在纷繁喧嚣的社会中渴望回归自然与家庭的心理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作客他乡久:在外地做客已久,暗示孤独与漂泊。
- 宜人此界稀:这里的环境宁静美好,但人迹罕至,感到孤寂。
- 身閒长挟策:自己闲暇时常带着书卷,表达了追求知识的态度。
- 地僻惯披衣:因为地处偏僻,生活悠闲,习惯了随意的穿着。
- 妻有虀盐乐:妻子能做美食,生活虽简却充满乐趣。
- 儿因笋蕨肥:儿子因饮食丰盛而健康肥胖,家庭幸福。
- 出门何所适:出门却不知道去哪里,表现出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。
- 终日掩荆扉:整日关着门,体现了隐居的生活状态。
修辞手法
- 对仗:诗中前两句、后两句形成对仗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- 比喻:通过“虀盐乐”、“笋蕨肥”展示了生活的简单却美好。
主题思想
整首诗以隐居生活为主题,表达了对宁静、简单生活的向往,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与感慨。
意象分析
- 他乡:象征漂泊与孤独。
- 书卷:象征知识与内心的充实。
- 虀盐与笋蕨:象征生活的简单与乐趣。
- 荆扉:象征隐居生活的朴素与安宁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该诗的主题是什么?
- A. 隐居生活
- B. 游山玩水
- C. 追求名利
-
“妻有虀盐乐”中的“虀盐”指的是什么?
- A. 美食
- B. 盐腌制的食物
- C. 生活的乐趣
-
诗人对外出有什么态度?
- A. 渴望
- B. 不在乎
- C. 无所适从
答案
- A
- B
- C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
-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
- 李白《月下独酌》
诗词对比
比较王之望的《龙华山寺寓居十首》和陶渊明的《归园田居》,两者皆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,但王之望更强调家庭的温暖与个人的闲适,陶渊明则更注重自然与田园的美好。
参考资料
- 《宋诗选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解析》
- 《王之望年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