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凤山竹枝词 其三》

时间: 2025-01-08 00:18:19

乡人有子娶新娘,待到三朝始拜堂。

若问何仪为执贽,荷包个个绣鸳鸯。

意思解释

凤山竹枝词 其三

作者: 卢德嘉 〔清代〕

类型: 古诗词

原文展示:

乡人有子娶新娘,
待到三朝始拜堂。
若问何仪为执贽,
荷包个个绣鸳鸯。


白话文翻译:

乡里的人有个儿子要娶新娘,
等到三天之后才开始拜堂。
如果你问是什么仪式要带贽礼,
每个荷包上都绣着鸳鸯。


注释:

  1. 乡人:乡村的人;
  2. 三朝:传统婚礼中指的是婚礼后的第三天,通常是正式拜堂的日子;
  3. 拜堂:即举行婚礼,拜天地;
  4. 执贽:携带贽礼,表示对新娘的尊重和祝福;
  5. 荷包:一种小包,通常用来装钱或小物件;
  6. 鸳鸯:象征爱情和美满的夫妻,常用来表示夫妻和谐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
卢德嘉,清代诗人,擅长写作竹枝词,作品多描绘乡村生活,情感真挚,语言生动。

创作背景:
此诗作于清代,反映了当时农村婚俗的风俗习惯,既表达了对新婚生活的祝福,又展现了乡村的朴素情感。


诗歌鉴赏:

《凤山竹枝词 其三》是一首描写农村婚礼习俗的诗,生动地展现了乡村人们对婚姻的重视和喜庆的氛围。诗开头以“乡人有子娶新娘”引入,直接把读者带入一个传统乡村的婚礼场景。通过简洁的语言,诗人描绘了新婚的欢愉与期待,表达了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。

“三朝”作为传统婚礼的一个重要环节,象征着新婚生活的开始,诗人通过对这一仪式的描述,显示了婚礼的庄重与热闹。紧接着,诗人提及“执贽”,强调了婚礼中的礼仪与尊重,暗示新郎对新娘及其家庭的重视。

最后,诗中的“荷包个个绣鸳鸯”不仅描绘了贽礼的外观,更是深刻的象征了新人的爱情,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,寓意着夫妻之间的和谐美满。这一形象的使用,使得整首诗在描绘婚礼的同时,传达了对爱情的美好祝愿。

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象鲜明,体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温馨,展现了人们对婚姻的憧憬与祝福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。
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:

  1. “乡人有子娶新娘”:乡村里的人家有个儿子要结婚,直接引入主题。
  2. “待到三朝始拜堂”:强调婚礼的传统程序,三天后才进行正式的拜堂仪式。
  3. “若问何仪为执贽”:问到婚礼中所需的贽礼。
  4. “荷包个个绣鸳鸯”:每个荷包上都绣着鸳鸯,象征着爱情和美满的婚姻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对仗:诗句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性,使得韵律感增强。
  • 象征:通过“荷包”和“鸳鸯”传递了爱情与婚姻的美好象征。

主题思想:
整首诗通过对乡村婚礼的细致描绘,展现了人们对新婚的祝福与期待,抒发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:

  1. 乡人:象征着朴实的乡村生活;
  2. 三朝:代表着婚姻的开始和传统文化;
  3. 荷包:象征着贽礼的珍贵与心意;
  4. 鸳鸯:爱情的象征,寓意夫妻和谐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诗中提到的“三朝”指的是婚礼的第几天?

    • A. 第一天
    • B. 第二天
    • C. 第三天
    • D. 第四天
  2. “荷包个个绣鸳鸯”中“鸳鸯”象征什么?

    • A. 友情
    • B. 爱情
    • C. 亲情
    • D. 乡情

答案:

  1. C
  2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《竹枝词·其一》:同样是卢德嘉的作品,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喜庆场景。

诗词对比:

  • 李白的《将进酒》,虽然主题不同,但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热情和对幸福的追求。两者都体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情感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清代诗词鉴赏》
  • 《古诗词解读与分析》
  • 《中国传统婚俗文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