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马蹄行尽九州闲,无处欢娱得破颜。只有此中宜旷望,谁令天作海门山。
白话文翻译:
马蹄声响,走遍了九州大地,却无处可以欢笑,难以展露笑颜。唯独在这片土地上,适合放眼远望,谁能让天空变成海门山?
注释:
- 马蹄行尽:马的脚步走遍了整个九州。这里“马蹄”象征旅途。
- 九州:古时对中国的称呼,表示广阔的土地。
- 欢娱:欢快的娱乐活动。
- 破颜:露出笑颜,表达快乐。
- 旷望:放眼远眺,心情开阔。
- 海门山:海天相接之处,意指辽阔的自然景观。
典故解析:
“马蹄行尽九州”出自古代游侠的生活状态,象征着游历的广泛与孤独的心境。诗中提到的“海门山”可能隐喻着一种理想的境界和人们心向往之的地方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王令,生于宋代,是一位著名的诗人,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。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,常蕴含人生哲理。
创作背景:
《金山》创作于王令游历之际,表现他对广阔天地的感悟与对人生孤独的思考。诗中渗透着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困境的无奈。
诗歌鉴赏:
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悟与生命的思考。开篇“马蹄行尽九州闲”,传达出一种游历的疲惫感,虽然走遍了广阔的土地,但依然无处可归,无处能欢笑。这里,诗人用“九州”来象征他所经历的种种地方,而“无处欢娱得破颜”则揭示了内心的孤寂与无奈。接下来的“只有此中宜旷望”,则是诗人的一种自我安慰,尽管身处孤独的境地,却依然能够“旷望”远方,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。最后一句“谁令天作海门山”,更是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,同时也隐含对生活状态的反思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流露出王令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与感悟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马蹄行尽九州闲:诗人游历了九州大地,感叹旅途的悠闲与无聊。
- 无处欢娱得破颜:虽然走遍了各地,却无处可寻欢作乐,心情沉闷。
- 只有此中宜旷望:此刻唯有在此地才能放眼远望,心情稍得到释怀。
- 谁令天作海门山:谁能把这片天空变成海和山的交汇,表达了对辽阔景象的向往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将“天”比作“海门山”,以此传达对美好景象的向往。
- 对仗:诗中多处对仗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- 拟人:将自然景观赋予情感,展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以旅途为背景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的向往,反映出一种既孤独又渴望自由的心境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马蹄:象征旅途与孤独。
- 九州:象征广阔的土地与人生经历。
- 欢娱:象征快乐与满足。
- 旷望:象征希望与理想的追求。
- 海门山:象征自然的壮阔与精神的寄托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马蹄行尽”指的是什么? a) 旅行的疲惫
b) 开心的聚会
c) 乡愁的滋味
答案:a -
“无处欢娱得破颜”中的“欢娱”是指: a) 探险
b) 娱乐、快乐
c) 学习
答案:b -
“谁令天作海门山”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? a) 对自然的敬畏
b) 对生活的无奈
c) 对友谊的渴望
答案:a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李白的《庐山谣》
- 杜甫的《望岳》
诗词对比:
- 王令的《金山》与李白的《庐山谣》均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,但王令更多反映出孤独与无奈,而李白则展现了一种豪放的气质与对理想的追求。
参考资料:
- 《宋诗三百首》
- 《古诗词鉴赏指南》
- 《王令诗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