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故丞相忠定赵沂公挽章三首
作者: 曹彦约 〔宋代〕
原文展示
譾譾群情便,峣峣俗眼惊。
此身无利钝,於国要忠诚。
得力平生学,求仁死后名。
登门非雅素,持论略公平。
白话文翻译
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忠定赵沂公的悼念之情。虽然社会上有许多纷扰的声音,但赵公的品德和忠诚却让人肃然起敬。在生活中,他不追求个人的利益,而是将国家的繁荣视为己任。他的学习和修养在生前得到了体现,死后也希望能被人铭记。他的言论虽不华丽,但总是公正客观,给人以深思。
注释
- 譾譾:形容言辞激烈、纷乱的样子。
- 峣峣:形容高大,通常用来形容山或物体的外观。
- 无利钝:意指不追求个人利益,保持直率。
- 得力:得益,得到的能力。
- 求仁:追求仁义,指为人处世以仁义为重。
- 登门非雅素:登门拜访并不讲究形式上的高雅与朴素。
- 持论略公平:言论或看法比较公正、客观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
曹彦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,以其清新自然的文风和深厚的思想内涵著称。他的作品多描写忠诚、正义等主题,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与士人的理想。
创作背景
此诗作于赵沂公去世之际,表达了对其忠诚品德的感慨与哀悼。赵沂公在世时以忠诚和公正著称,受到广泛尊敬。诗人通过此诗寄托对其的追思。
诗歌鉴赏
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,但却蕴含了深刻的思想与情感。诗中通过一系列对比,展现了赵沂公的高尚品质。开篇即提及“群情便”,暗示社会上的杂音与纷争,而赵公的“峣峣俗眼惊”则体现其超凡脱俗的品德,能令世人自愧不如。接下来的句子进一步强调赵公不追求个人利益,反而将忠诚视作对国家的责任,展现了其为国捧心的精神。
“得力平生学,求仁死后名”两句则彰显了他在生前的努力学习与修养,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与追求。这种追求不仅是名声,更是对仁德的向往,体现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抱负。最后两句则强调了赵公的为人处世,虽不华丽却公正,显示了其真实的品格。整首诗流露出对赵公的深切怀念与钦佩之情,既有哀伤,也有对其品德的赞美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譾譾群情便:开篇以“譾譾”形容社会的喧嚣与纷扰,表明当下人们对赵公的思念与讨论。
- 峣峣俗眼惊:赵公的高贵品德让俗世之人感到震惊与自愧,说明了他的卓越。
- 此身无利钝:此句强调赵公一生不追求个人利益,展示了他的忠诚与直率。
- 於国要忠诚:明确指出赵公对国家的忠诚是他一生的重要追求。
- 得力平生学:阐述了他人生的努力与学习,表明其不断追求进步的态度。
- 求仁死后名:表达了他对仁德的追求,以及希望死后能被铭记的愿望。
- 登门非雅素:表明他为人处世不拘泥于形式,而是追求实质。
- 持论略公平:最后一句强调其言论公正客观,显示了其真实的品格。
修辞手法
- 对比:诗中通过对比赵公与社会的纷扰,突显其品德的高尚。
- 排比:使用了排比的手法,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。
- 比喻:用“峣峣”比喻赵公的品格,生动形象。
主题思想
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忠诚与仁德展开,表现出对赵公深切的怀念与钦佩。诗人通过对赵公生平的总结,展现了一个理想士人的形象,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诚与正义的重视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
- 群情:象征社会的纷扰与人心的复杂。
- 忠诚:象征士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
- 仁:代表了士人追求的理想道德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诗中“群情便”主要指什么?
- A. 社会的纷扰
- B. 对赵公的怀念
- C. 个人的利益
-
赵公在生前追求的是什么?
- A. 个人名利
- B. 国家忠诚
- C. 社会地位
-
诗中“持论略公平”强调了什么?
- A. 言论的华丽
- B. 言论的公正
- C. 言论的简单
答案
- A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
- 《春江花月夜》——张若虚
- 《静夜思》——李白
诗词对比
- 《春江花月夜》与此诗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品德的追求,展示了古代士人的情怀与理想。
- 《静夜思》通过对月光的描绘,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,与此诗中的怀念之情相契合。
参考资料
- 《宋诗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
- 《宋代文学概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