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两章送之》

时间: 2025-01-04 08:24:03

制阃今染栋,霜台昔范模。

近书先问汝,远念早宽吾。

众论宜迁木,官常合守株。

房陵有佳处,稳稳问征涂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制阃今染栋,霜台昔范模。
近书先问汝,远念早宽吾。
众论宜迁木,官常合守株。
房陵有佳处,稳稳问征涂。

白话文翻译:

如今的门框已经被染上颜色,
曾经的霜台是古代的模范。
最近的书信先问候你,
遥远的思念则早早放宽对我的牵挂。
众人讨论是否应该迁移树木,
官员们常常应该守住自己的岗位。
房陵是个美好的地方,
稳稳地询问前方的道路。

注释:

  • 制阃:制做门框。
  • 霜台:指古代的台阶或平台,象征着典雅和高贵。
  • 近书:最近的书信。
  • 宽吾:宽慰我。
  • 迁木:迁移树木,可能指迁移居所或改变环境。
  • 守株:比喻固守原地,不思进取。
  • 房陵:地名,指的是一个优美的地方。
  • 征涂:征途,行进的道路。

典故解析:

  • 霜台:古代文人常用来形容清冷高洁的环境,象征着品德和风骨。
  • 守株待兔:出自《庄子》,比喻守着原地不动而希望有所收获,通常用来批评不求进取的态度。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曹彦约,宋代诗人,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。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,常常融入个人的思考与情感。

创作背景: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好友的思念之际,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对彼此未来的祝愿,同时也反映了对官场生活的观察与思考。

诗歌鉴赏:

这首诗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作者对生活、友谊及官场的独特见解。开篇两句通过对门框与霜台的描绘,构建出一个既现实又富有诗意的场景,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往昔的怀念。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对友人的关心与问候,表现出一种深情的思念之情。

在“众论宜迁木”一句中,诗人不仅提到了对环境的改变,还暗示了对官场事务的关注,表现了对社会动态的敏感与思考。而最后两句则回归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房陵不仅是一个地名,更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栖息地,象征着安稳与宁静。

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工整的五言律诗,音韵和谐,情感真挚,既有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,又有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,使得这首诗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

诗词解析:

逐句解析

  1. 制阃今染栋:描绘了当下的门框已经被染色,暗示着时代的变迁。
  2. 霜台昔范模:提到过去的霜台,表明对古典美的追忆和向往。
  3. 近书先问汝:表明了对友人的关心,表达了亲密的友情。
  4. 远念早宽吾:表达了遥远的思念与宽慰,显示了时间和距离对感情的影响。
  5. 众论宜迁木:众人讨论是否迁移,反映了对变迁的思考。
  6. 官常合守株:提到官员的职责,暗示社会责任感。
  7. 房陵有佳处:描述理想的栖息地,象征着美好的未来。
  8. 稳稳问征涂:表达了对未来道路的期望与关心。

修辞手法

  • 对仗:前两句、后两句之间对仗工整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  • 象征:霜台、房陵等意象象征着理想与追寻。

主题思想:整首诗围绕对生活、友情与社会的思考展开,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,以及在变迁中对自我和他人的关怀。

意象分析:

意象词汇

  • 霜台:象征高洁与典雅。
  • 房陵:象征安稳与美好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

  1.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?

    • A. 唐代
    • B. 宋代
    • C. 明代
    • D. 元代
  2. “众论宜迁木”中的“迁木”主要指什么?

    • A. 移动树木
    • B. 迁移居所
    • C. 改变环境
    • D. 政治变迁

答案

  1. B
  2. C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

  • 陶渊明的《归园田居》
  • 王维的《鹿柴》

诗词对比

  • 曹彦约与陶渊明在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,都是在追求宁静与内心的安详,但曹彦约更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,而陶渊明则更倾向于个体与自然的和谐。两者的作品均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宋诗三百首》
  • 《古诗词鉴赏》
  • 《中国古代文学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