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归田诗
作者: 司马光 〔宋代〕
原文展示:
绂冕诚虚器,簪裳悉畏涂。
角机身未保,好直道先孤。
甔石曾何有,田园浪更无。
可能推两耜,沮溺共为徒。
白话文翻译: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失望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诗中提到:华丽的衣服和官位其实都是空虚的装饰,面对世俗的压力和道德的困扰,内心感到孤独和无助。即使在繁华的城市中,也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属与安宁。最后,作者渴望回归田园,虽然在田园中同样可能感到无所作为,但至少可以与自然共处,追寻心灵的宁静。
注释:
- 绂冕: 繁华的官服,象征官位。
- 虚器: 指空洞无物的器物,喻指官位的无实质内容。
- 簪裳: 头饰和衣服,象征外在的打扮与虚荣。
- 角机: 角落的机缘,象征机会和生活的支持。
- 甔石: 指古代的石器,形容没有什么成就。
- 田园: 乡间的田地,象征宁静和质朴的生活。
- 两耜: 耕作的工具,象征农耕生活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司马光(1019年—1086年),字君实,号涑水,北宋著名的政治家、历史学家和文学家。他以《资治通鉴》而闻名,主张儒家思想,反对权臣专权,曾任宰相,致力于国家治理。
创作背景:
《归田诗》是司马光在政治生涯中感到失意时所作,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在当时动荡的政治环境中,许多士人也有类似的心声,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。
诗歌鉴赏:
《归田诗》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,描绘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。诗的开头就以“绂冕诚虚器”点题,揭示了华丽的外表下的空虚感。他用“簪裳悉畏涂”来表现外在的装扮只是在世俗眼光下的畏惧,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。
接着,作者通过“角机身未保”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,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难以实现。而“甔石曾何有,田园浪更无”则反映了对繁华生活的失望,田园生活虽然简单,却也无所依依,感到更加的无助。
最后一句“可能推两耜,沮溺共为徒”,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渴望,同时也承认即使回归田园,依然可能感到无所作为,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人深思。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人们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挣扎,反映了士人对理想生活的追寻与困境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绂冕诚虚器: 华丽的官服只是空洞的器物,暗示官位的虚无。
- 簪裳悉畏涂: 饰品和衣裳都在社会压力下显得无所依靠。
- 角机身未保: 生活的机缘未能保障,隐喻对社会的失望。
- 好直道先孤: 寻求真理的道路却让人感到孤独。
- 甔石曾何有: 过去的成就已无,象征失落。
- 田园浪更无: 田园的宁静却也感到无所归属。
- 可能推两耜: 可能回归农耕生活,但结果未必乐观。
- 沮溺共为徒: 即使在田园中,内心的无奈依然存在。
修辞手法:
- 对仗: 诗句之间对称,增强了语言的美感。
- 比喻: 将官位比作空虚的器物,形象生动。
- 反复: 在表达孤独感时反复提及内心的挣扎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官场虚荣的批判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,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探索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绂冕: 象征权力与虚荣。
- 田园: 象征宁静与质朴的生活。
- 耜: 农耕工具,象征劳动与朴实。
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态,还蕴含着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《归田诗》的作者是谁? A. 李白
B. 杜甫
C. 司马光
D. 白居易 -
诗中“绂冕诚虚器”表达了什么含义? A. 官职的权威
B. 官位的虚荣
C. 田园的宁静
D. 财富的积累 -
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? A. 对权力的追求
B.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
C. 对城市的厌倦
D. 对历史的反思
答案:
- C
- B
- B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《归园田居》 - 陶渊明
- 《闲情偶寄》 - 李清照
诗词对比:
- 《归园田居》: 陶渊明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,但更多的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归属感。
- 《闲情偶寄》: 李清照的作品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,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的挣扎与对自由的追求。
参考资料:
- 《司马光集》
- 《中国古典文学史》
- 《唐诗宋词鉴赏辞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