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忆庞之道》

时间: 2025-01-04 11:53:46

畴昔两垂髫,知音结久要。

何言半涂别,不待岁寒彫。

幸有才名在,非随气运消。

英灵犹仿佛,宿草已萧萧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

忆庞之道
(司马光)

畴昔两垂髫,知音结久要。
何言半涂别,不待岁寒彫。
幸有才名在,非随气运消。
英灵犹仿佛,宿草已萧萧。

白话文翻译

回想往昔,我们两个还是小孩时,那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
何必说是半途而废的分别呢?不必等到岁寒才能见分晓。
庆幸的是,我们的才华与名声依旧在,绝不是随着时运的变化而消逝。
那英俊的灵魂依然在我心中浮现,然而曾经的草木却已凋零。

注释

字词注释

  • 畴昔:从前,过去的时光。
  • 垂髫:小孩,指年幼之人。
  • 知音:懂得自己的人,指知己。
  • 久要:长久的交情,深厚的友谊。
  • 岁寒:指寒冷的冬季,常用作比喻友谊的考验。
  • :指雕刻、凋零。
  • 英灵:指优秀的人才或英俊的灵魂。
  • 宿草:过往的草木,象征过去的事物。

典故解析

  • 知音:源于古代故事,强调知己之间深厚的理解与默契,如同古代的俞伯牙与钟子期。
  • 岁寒:出自《论语》,象征艰难时刻对友谊的考验。

诗词背景

作者介绍

司马光(1019年-1086年),字君实,号冲之,北宋著名的政治家、史学家和文学家。他以《资治通鉴》而闻名于世,作品涵盖了历史、政治、哲学等多个领域,风格严谨而富有深度。

创作背景

《忆庞之道》写作于司马光晚年,反映了他对友谊的追忆与感慨,表达了对知己的珍视与怀念,尤其是在世事变迁、人生无常的背景下,情感更加显得真挚。

诗歌鉴赏

《忆庞之道》是司马光对往昔友谊的深情回忆,诗中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谊的珍视。开篇“畴昔两垂髫”一句,立即勾勒出二人相识时的天真无邪,简单的生活画面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。接下来,作者以“何言半涂别”来表达对友谊的坚定信念,强调即使经历了分别,真正的友情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化。

“幸有才名在”一句,表现出作者对自身成就的自信,同时也隐含了对友人的希望,希望彼此的成就能超越世间的浮沉。最后一句“英灵犹仿佛,宿草已萧萧”,则是对友人精神的追忆,尽管世事变迁,曾经的时光已经逝去,但心中那份珍贵的情感依然鲜活如昔。

整首诗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既有对往昔的怀念,又有对未来的展望,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。

诗词解析

逐句解析

  1. 畴昔两垂髫:回忆过去,二人当年都是幼童,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童年的纯真。
  2. 知音结久要:与知音结下了长久的深厚情谊,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。
  3. 何言半涂别:不必说是半途而废的分别,说明真正的友情不会因时间和空间而改变。
  4. 不待岁寒彫:友谊的真谛不需要等待到最严寒的时刻才显现。
  5. 幸有才名在:庆幸的是,我们的才能和名声依旧存在,表明一种成就感。
  6. 非随气运消:强调成就不是随时运的变化而消逝,体现了对友谊的坚定信念。
  7. 英灵犹仿佛:心中依然浮现出英俊的友人,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。
  8. 宿草已萧萧:曾经的草木凋零,象征着过往的岁月已经消逝。

修辞手法

  • 对仗:诗中多处使用对仗,如“知音结久要”与“岁寒彫”形成对比,增强了诗的韵律感。
  • 比喻:使用“宿草”比喻过去的友谊与岁月,具象化了对过往的怀念。
  • 拟人:将“英灵”拟人化,使得人们对友人的记忆更加生动。

主题思想

整首诗聚焦于友谊的珍贵,表现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,强调了真正的友情不随时间、世事而改变,展现了人际关系的深刻内涵。

意象分析

意象词汇

  1. 垂髫:象征无忧无虑的童年,代表着纯真和友好的开始。
  2. 知音:象征深厚的友谊和心灵的共鸣。
  3. 岁寒:象征考验与挑战,体现友谊的坚韧。
  4. 英灵:象征优秀的品质与精神,体现对朋友的崇敬与怀念。
  5. 宿草:象征过去的岁月,提醒人们珍惜当下。

互动学习

诗词测试

  1. 选择题:诗中提到的“知音”指的是: A. 朋友
    B. 知识
    C. 音乐
    D. 书籍

  2. 填空题:诗中“岁寒”是用来比喻__

  3. 判断题: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不屑与轻视。(对/错)

答案

  1. A
  2. 友谊的考验

诗词比较与延伸

相关作品推荐

  • 《赠友人》(王维):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。
  • 《夜泊牛渚怀古》(李白):同样怀念旧友,感慨人生。

诗词对比

比较《忆庞之道》和《赠友人》,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怀念,但《忆庞之道》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珍贵,而《赠友人》则更加突出对朋友的思念与情感的共鸣。

参考资料

  • 《中国古代诗词选》
  • 《司马光传》
  • 《古诗词鉴赏指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