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渔家傲(从叔父乞苏州湿红笺)》
时间: 2024-10-17 00:14:23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渔家傲(从叔父乞苏州湿红笺)
—— 陈师道 〔宋代〕
一舸姑苏风雨疾。吴笺满载红犹湿。色润朝花光触日。人未识。街南小阮应先得。青入柳条初著色。溪梅已露春消息。拟作新词酬帝力。轻落笔。黄秦去后无强敌。
白话文翻译:
一只小船在姑苏的风雨中疾行,船上满载着湿润的红色吴笺。红色的纸张在早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光鲜亮丽。路人还未识得这纸的珍贵。街南的小阮应该是最早得到这纸的人。青色的柳条刚刚开始染上春色,溪边的梅花也已经露出了春天的消息。我打算写一些新的词句来回报帝力。轻轻落笔,黄秦走后再无强敌。
注释:
- 姑苏:指苏州,古称姑苏。
- 吴笺:吴地所产的纸,因产地而得名,质地细腻。
- 朝花:早晨盛开的花。
- 小阮:指小阮氏,可能是指某个朋友或同乡。
- 青入柳条:形容柳树刚开始发芽。
- 溪梅:溪边的梅花,象征春天的到来。
- 帝力:可能指某位高贵的帝王或权贵。
- 黄秦:指黄河和秦岭,象征着强敌的消失。
典故解析:
- 姑苏:苏州以其美丽的水乡和文化而著称,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常以此为题材。
- 春消息:在古代诗词中,春天常被视为生命复苏的象征,梅花在春来时绽放,寓意希望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陈师道(约1043-1100),宋代著名诗人,以词风清丽、意境深远著称。他的作品多涉及山水、田园、人物等题材,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。
创作背景:
此诗创作于苏州时期,正值春季,作者在风雨中写作,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和人际关系的思考。诗中提到的“湿红笺”可能是因应某种情境而生,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。
诗歌鉴赏:
《渔家傲》是一首描绘春日气息的词作,透过一舸之行,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。开头以“风雨疾”引入,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动感的场景中,仿佛能够听到船桨划水的声音,感受到风雨的洗礼。吴笺的湿润象征着春天的生机,诗人巧妙地将这一细节与“朝花”的光辉相结合,表达出春日的美好和生机。
在诗中,诗人关注的不仅是自然的变化,还有人际关系的微妙。小阮的提及,似乎暗示着一种友谊的温暖,春天的来临不仅是自然的复苏,也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融。最后的“轻落笔”更是在表达创作的轻松与愉悦,仿佛是在诉说着一个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。
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,从水乡的清幽到春花的烂漫,层层递进,展现出诗人对自然、友情和创作的深切感悟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一舸姑苏风雨疾:描写一只小船在风雨中的疾行,营造出动感和紧迫感。
- 吴笺满载红犹湿:船上载着湿润的红色吴笺,暗示诗人对美的追求。
- 色润朝花光触日:红色的纸在阳光下显得鲜艳,象征着生机与希望。
- 人未识:路人还未识得这纸的珍贵,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。
- 街南小阮应先得:小阮或许是个朋友,表明人际关系的温暖。
- 青入柳条初著色:柳条刚开始发芽,象征春天的来临。
- 溪梅已露春消息:溪边梅花绽放,传递春天的讯息。
- 拟作新词酬帝力:打算写新词来回报贵人,表达创作的冲动。
- 轻落笔:轻轻地落笔,表现出创作的轻松。
- 黄秦去后无强敌:暗指强敌的消失,可能表达一种安心与乐观。
修辞手法:
- 拟人: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情,如“春消息”。
- 对仗:如“青入柳条初著色”和“溪梅已露春消息”,对称工整,增强了词的韵律感。
- 比喻:用“春消息”比喻春天的到来,形象生动。
主题思想:
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和人际关系,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,在轻松愉悦的语调中,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姑苏:象征着水乡的温柔与典雅。
- 吴笺:代表着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追求。
- 柳条:春天的象征,代表生机与希望。
- 溪梅:春天的使者,寓意着未来的美好。
文化内涵:
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,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,展现出一种悠闲雅致的生活情趣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《渔家傲》的作者是?
- A) 李白
- B) 陈师道
- C) 杜甫
- D) 苏轼
-
“吴笺”指的是哪种物品?
- A) 一种酒
- B) 一种纸
- C) 一种花
- D) 一种乐器
-
诗中提到的小阮是指?
- A) 一位诗人
- B) 一种花
- C) 朋友或同乡
- D) 一艘船
答案:
- B) 陈师道
- B) 一种纸
- C) 朋友或同乡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《春江花月夜》(张若虚)
- 《夜泊牛渚怀古》(李白)
诗词对比:
- 《春江花月夜》与《渔家傲》都描写了春天的美好,但前者更侧重于月色与江水的结合,后者则在风雨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。
- 《夜泊牛渚怀古》则更为沉郁,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,与《渔家傲》的轻松愉悦形成鲜明对比。
参考资料:
- 《宋代诗词选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
- 《陈师道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