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长句寄尚明学士》

时间: 2025-01-04 11:00:33

短褐沉潜不近名,只今长乐郑康成。

酒中贤圣无多酌,琴裹宫商一再行。

翰墨放怀新水石,烽烟回首旧蓬瀛。

四愁不为思君作,怀抱何因得暂平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长句寄尚明学士
作者: 刘子翚 〔宋代〕

短褐沉潜不近名,只今长乐郑康成。
酒中贤圣无多酌,琴裹宫商一再行。
翰墨放怀新水石,烽烟回首旧蓬瀛。
四愁不为思君作,怀抱何因得暂平。

白话文翻译:

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。诗人身着短褐,低调而不追求名声,现在却只能怀念郑康成的长乐。酒中贤者不多,琴声中音律反复回荡。心中放飞的翰墨如同新水石般清新,回望过去的烽烟岁月与蓬瀛仙境。四种忧愁并不是因思念君友而产生,心中为何能暂时平静?

注释:

  • 短褐:指短衣,象征着谦卑和不追求名利的生活。
  • 郑康成:指的是汉代的郑玄,因其著作《周易》的注释而著名,长乐是其故乡,象征着平静和安乐的人生。
  • 贤圣:指德才兼备的人,酒中难得的朋友。
  • 宫商:古代音乐的五声之一,象征音乐的和谐。
  • 烽烟:指战争的烟火,象征着动荡不安的历史。
  • 蓬瀛:传说中的仙境,象征着理想的人生或归宿。

诗词背景:

  • 作者介绍:刘子翚,字子翚,号东溪,南宋诗人,擅长古诗,风格清新脱俗,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态度为题材。
  • 创作背景:此诗写于动荡的年代,诗人借友谊与音乐抒发内心的感受,反映了对名利的淡薄与对友人的思念。

诗歌鉴赏:

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超脱和对友人的真挚情感。开头“短褐沉潜不近名”点明了诗人的低调生活态度,表达了他对名声的淡漠,强调了个人的内心世界。接着提到“酒中贤圣无多酌”,反映出在现实中能知己相交的朋友实在不多,借此阐明人与人之间珍贵的情谊。

此外,诗中“琴裹宫商一再行”暗示了音乐的循环与和谐,音乐不仅是情感的表达,也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。诗人以“翰墨放怀新水石”描绘了自己在艺术创作中获得的畅快与自由,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回忆,尤其是“烽烟回首旧蓬瀛”,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渺小。

最后,诗人提到“怀抱何因得暂平”,表达了在忧愁中却能找到平静的内心状态,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和超脱。整首诗情感深厚,意境悠远,既有对友人的怀念,也有对人生的思考,体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和人文情怀。

诗词解析:

  • 逐句解析

    • “短褐沉潜不近名”:穿着朴素的衣服,低调生活,不追逐名声。
    • “只今长乐郑康成”:如今只能怀念郑玄的长乐,表现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。
    • “酒中贤圣无多酌”:在酒中难得的知己,说明朋友的珍贵。
    • “琴裹宫商一再行”:音乐的和谐令人陶醉,象征情感的交流。
    • “翰墨放怀新水石”:在书法和绘画中得到自由,表现诗人的艺术追求。
    • “烽烟回首旧蓬瀛”:回忆往昔的动荡与理想,反映历史的变迁。
    • “四愁不为思君作”:忧愁的来源并非对朋友的思念,而是对生活的思考。
    • “怀抱何因得暂平”:在种种烦恼中,内心却能找到一丝宁静。
  • 修辞手法

    • 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,如“短褐”与“长乐”,表现了对比的效果。
    • “翰墨放怀”中“放怀”体现了情感的释放,具有生动的形象感。
  • 主题思想

    • 本诗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,抒发了对名利的淡薄和对生活的思考,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。

意象分析:

  • 短褐:象征谦卑与不追逐名利。
  • 长乐:代表安宁与理想的生活状态。
  • :象征友谊与交流。
  • :象征音乐的和谐与情感的表达。
  • 烽烟:历史的动荡与不安。
  • 蓬瀛:理想的归宿与人们向往的仙境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

  1. 诗中提到的“短褐”代表什么? A) 高贵
    B) 低调
    C) 雄伟
    D) 复杂

  2. “酒中贤圣无多酌”中“贤圣”是指什么? A) 名士
    B) 酒
    C) 朋友
    D) 学者

  3. “烽烟回首旧蓬瀛”中的“烽烟”象征着什么? A) 和平
    B) 动荡
    C) 友谊
    D) 财富

答案

  1. B) 低调
  2. A) 名士
  3. B) 动荡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  • 相关作品推荐

    • 陶渊明的《饮酒》:同样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。
    • 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:描绘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。
  • 诗词对比

    • 比较刘子翚的《长句寄尚明学士》与杜甫的《月夜忆舍弟》,二者虽都表达思念之情,但刘子翚更侧重于对生活态度的反思,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于现实的苦难与忧愁。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宋诗三百首》:汇集了众多宋代诗人的经典作品,便于了解背景与风格。
  • 《中国古代文学史》:提供古代文学的全面分析与解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