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过宜阳城二首》

时间: 2025-01-04 15:02:16

六国区区共事秦,疲於奔命尚难亲。

如何杀尽半天下,岂是关东没一人。

意思解释

原文展示:

过宜阳城二首 邵雍 〔宋代〕

六国区区共事秦,疲於奔命尚难亲。 如何杀尽半天下,岂是关东没一人。

白话文翻译:

全诗翻译: 六国虽然都向秦国屈服,但疲于奔命仍然难以亲近。为何要屠杀天下半数人,难道关东就没有一个英雄吗?

注释: 字词注释:

  • 六国:指战国时期的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六国。
  • 区区:形容词,表示小、少。
  • 共事秦:共同侍奉秦国,指六国向秦国屈服。
  • 疲於奔命:形容忙于应付,非常疲惫。
  • 尚难亲:仍然难以亲近。
  • 杀尽半天下:指秦国屠杀大量人民。
  • 关东:指函谷关以东的地区,即六国的领土。

典故解析:

  • 六国共事秦:反映了战国末期六国相继被秦国征服的历史背景。
  • 杀尽半天下:暗指秦国的暴政和残酷统治,如秦始皇的大规模屠杀和焚书坑儒等行为。

诗词背景: 作者介绍: 邵雍(1011-1077),字尧夫,号安乐先生,北宋著名理学家、诗人。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和人生感悟,风格清新自然。 创作背景: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秦国暴政的批判和对六国命运的感慨,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。

诗歌鉴赏: 这首诗通过对六国共事秦的描述,揭示了战国末期的政治局势和六国的无奈。诗中“疲於奔命尚难亲”一句,既表达了六国对秦的屈服,也暗示了他们内心的不满和挣扎。后两句“如何杀尽半天下,岂是关东没一人”则强烈批判了秦国的暴政,同时寄寓了对英雄的期待和对正义的呼唤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蕴深远,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。

诗词解析: 逐句解析:

  • 第一句“六国区区共事秦”,通过“区区”一词,表达了六国在秦国面前的渺小和无奈。
  • 第二句“疲於奔命尚难亲”,用“疲於奔命”形容六国的困境,而“尚难亲”则暗示了六国与秦国之间的隔阂。
  • 第三句“如何杀尽半天下”,直接批判了秦国的暴政,用“杀尽半天下”这一夸张手法,强调了秦国的残酷。
  • 第四句“岂是关东没一人”,通过反问,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期待,暗示关东地区并非没有反抗的力量。

修辞手法:

  • 夸张:“杀尽半天下”是一种夸张手法,用以强调秦国的暴政。
  • 反问:“岂是关东没一人”通过反问,增强了表达效果,引起读者思考。

主题思想: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秦国暴政的批判和对英雄的期待。通过对比六国的无奈和秦国的暴政,表达了作者对正义和英雄的向往。

意象分析: 意象词汇:

  • 六国:象征着战国时期的分裂和混乱。
  • 秦:象征着暴政和残酷。
  • 关东:象征着反抗和希望。

互动学习: 诗词测试:

  1. 诗中“六国区区共事秦”中的“区区”是什么意思? A. 很大 B. 很小 C. 很多 D. 很少
  2. 诗中“杀尽半天下”是用来形容什么? A. 六国的困境 B. 秦国的暴政 C. 关东的英雄 D. 六国的无奈
  3. 诗中“岂是关东没一人”表达了什么? A. 关东没有英雄 B. 关东有很多英雄 C. 关东的英雄很少 D. 关东的英雄很多

答案:1. B 2. B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 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通过对阿房宫的描写,批判了秦国的暴政。
  • 李白《古风·其十九》: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赞美,表达了对正义的向往。

诗词对比:

  •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与邵雍《过宜阳城二首》:两者都批判了秦国的暴政,但杜牧更侧重于对具体事件的描写,而邵雍则更侧重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。

参考资料: 推荐书目:

  • 《宋诗选注》:收录了邵雍的诗歌,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。
  • 《史记》:提供了战国末期和秦国的历史背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