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避乱途中 严羽 〔宋代〕
回首兵戈地,遗黎见几人。 他乡空白发,故国又青春。 多难堪长客,偷生愧此身。 本无匡济略,叹息谩伤神。
白话文翻译:
回首望去,那些战乱之地,幸存的百姓还能见到几个? 在他乡漂泊,白发苍苍,而故国却迎来了新的春天。 经历了多次灾难,作为一个长期漂泊的客人,我感到难以承受。 苟且偷生,我为此感到羞愧。 我原本就没有拯救国家的才能,只能叹息和伤神。
注释:
- 遗黎:指战乱后幸存的百姓。
- 空白发:指在他乡漂泊,岁月催人老。
- 故国:指诗人的故乡。
- 多难:指经历了多次灾难。
- 偷生:苟且活着。
- 匡济略:指拯救国家的才能和策略。
- 谩:徒然,空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 严羽,字仪卿,号沧浪逋客,宋代著名诗人、文学理论家。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,风格清新自然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此诗创作于宋代战乱频发的时期,反映了诗人对战乱和流离失所的深刻感受。
创作背景: 此诗是在诗人避乱途中所作,反映了诗人对战乱的深刻感受和对故国的思念,以及对自己无力拯救国家的无奈和自责。
诗歌鉴赏:
这首诗通过对比战乱与和平、他乡与故国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深刻痛恨和对故国的深切思念。诗中“回首兵戈地,遗黎见几人”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,而“他乡空白发,故国又青春”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。后两句“多难堪长客,偷生愧此身”和“本无匡济略,叹息谩伤神”则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和无力感,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简练,意蕴丰富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“回首兵戈地,遗黎见几人”:回首望去,那些战乱之地,幸存的百姓还能见到几个?这里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。
- “他乡空白发,故国又青春”:在他乡漂泊,白发苍苍,而故国却迎来了新的春天。这里通过对比,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。
- “多难堪长客,偷生愧此身”:经历了多次灾难,作为一个长期漂泊的客人,我感到难以承受。苟且偷生,我为此感到羞愧。这里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和无力感。
- “本无匡济略,叹息谩伤神”:我原本就没有拯救国家的才能,只能叹息和伤神。这里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自责。
修辞手法:
- 对比:通过“他乡空白发”与“故国又青春”的对比,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。
- 自责:通过“偷生愧此身”和“本无匡济略”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和无力感。
主题思想: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战乱的痛恨、对故国的思念,以及对自己无力拯救国家的无奈和自责。
意象分析:
- 兵戈地:象征战乱和破坏。
- 遗黎:象征战乱后幸存的百姓。
- 空白发:象征在他乡漂泊,岁月催人老。
- 故国:象征诗人的故乡和和平。
互动学习: 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遗黎”指的是什么? A. 战乱后幸存的百姓 B. 战乱中的士兵 C. 战乱中的官员 D. 战乱中的贵族 答案:A
-
诗中“他乡空白发”表达了什么情感? A. 对故乡的思念 B. 对他乡的喜爱 C. 对岁月的感慨 D. 对战乱的痛恨 答案:C
-
诗中“本无匡济略”表达了什么? A. 诗人有拯救国家的才能 B. 诗人没有拯救国家的才能 C. 诗人对国家的忠诚 D. 诗人对国家的失望 答案:B
诗词比较与延伸: 相关作品推荐:
- 杜甫的《春望》: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。
- 王昌龄的《出塞》:表达了诗人对边塞战乱的深刻感受。
诗词对比:
- 杜甫的《春望》与严羽的《避乱途中》: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,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希望。
参考资料: 推荐书目:
- 《宋诗选注》:收录了严羽的诗歌,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。
- 《严羽诗集》:收录了严羽的全部诗歌,是研究严羽诗歌的重要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