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听抚洞庭秋思曲》

时间: 2025-01-04 08:02:00

曾放扁舟溯楚天,清猿泪竹思凄然。

廿年梦里湘山月,今夜分明在七弦。

意思解释

听抚洞庭秋思曲

作者: 方朝 〔清代〕

原文展示:

曾放扁舟溯楚天,
清猿泪竹思凄然。
廿年梦里湘山月,
今夜分明在七弦。


白话文翻译:

我曾经驾着小船逆流而上,游览楚天的美景,
听见清猿在竹林中悲啼,感到无比凄凉。
二十年的梦中都有湘山的明月,
而今夜的月光清晰地映照在琴弦上。


注释:

  • 曾放扁舟: "扁舟"指小船,"放"是指放置或驾驶。此句表示作者曾经在水上游玩。
  • 溯楚天: "溯"意为逆流而上,"楚天"指的是楚地的天空,象征着作者的故乡。
  • 清猿泪竹: "清猿"指的是清脆的猿鸣,"泪竹"形容竹子因猿鸣而显得悲伤,传达了一种哀伤的情感。
  • 廿年: "廿"为二十的意思。
  • 湘山月: 指湘江边的山和月亮,是作者心中的美好回忆。
  • 七弦: 指七弦琴,象征音乐与情感的表达。

典故解析:

“湘山月”与“清猿泪竹”都涉及到对故乡的思恋与自然景象的描写,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伤。这些意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,反映出中国文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。


诗词背景:

作者介绍: 方朝,清代诗人,生于晚明,活跃于清初,诗风清新脱俗,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。

创作背景: 此诗创作于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际,洞庭湖的秋景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,诗中融入了对过往生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。


诗歌鉴赏:

《听抚洞庭秋思曲》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诗。诗人以“扁舟溯楚天”开篇,展现了他曾经的游历与自由,仿佛在轻舟上畅游,感受着自然的美好。然而,随着“清猿泪竹”一句的出现,诗人的情绪迅速转向悲凉,猿鸣和竹林构成了一种对孤独与失落的深刻反思。时间的流逝在“廿年梦里湘山月”中得以体现,二十年的岁月不仅带来了回忆,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无法回归的失落感。

最后一句“今夜分明在七弦”,则将情感的表达推向高潮,月光映照在琴弦上,暗示着诗人的音乐情怀与内心的共鸣。这一刻,诗人与自然、音乐、情感的联系愈发紧密,仿佛月亮成为了他心灵的共鸣器。

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的感慨,体现了人对故乡的依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思索,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秋思之作。


诗词解析:

  • 逐句解析:

    • 曾放扁舟溯楚天: 表达了诗人曾经的游历,带着怀旧之情。
    • 清猿泪竹思凄然: 通过猿的悲鸣反映内心的孤独感。
    • 廿年梦里湘山月: 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记忆的渴望。
    • 今夜分明在七弦: 将情感与音乐结合,象征心灵的共鸣。
  • 修辞手法:

    • 比喻: 清猿和泪竹比喻作者内心的悲伤。
    • 对仗: 诗中上下句的对称,增强了诗的节奏感。
    • 意象: 月亮、猿鸣、竹林等意象交织,传达了情感的复杂性。
  • 主题思想: 诗歌通过对故乡、自然、时间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、怀念与人生的哲思。


意象分析:

  • 扁舟: 象征自由与流浪。
  • 清猿: 反映孤独与悲伤。
  • 湘山月: 象征美好回忆与故乡情怀。
  • 七弦: 代表音乐与情感的交融。

互动学习:

诗词测试:

  1. 诗中提到的“扁舟”指的是什么? A. 大船
    B. 小船
    C. 渔船
    D. 帆船

  2. “廿年梦里湘山月”中的“廿年”意思是?
    A. 十年
    B. 二十年
    C. 三十年
    D. 四十年

  3. 诗中“清猿泪竹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?
    A. 快乐
    B. 孤独与悲伤
    C. 兴奋
    D. 平静

答案:

  1. B
  2. B
  3. B

诗词比较与延伸:

相关作品推荐:

  • 李白《静夜思》
  • 杜甫《月夜忆舍弟》

诗词对比: 对比方朝的《听抚洞庭秋思曲》与李白的《静夜思》,两者均通过月亮表达对故乡的思念,但方朝更侧重于对时间与孤独的沉思,而李白则更突出对家乡的直接思念。


参考资料:

  • 《清代诗人研究》
  • 《中国古典诗词鉴赏》

以上内容便是对《听抚洞庭秋思曲》的详细解析,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