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同紫芝宿双岭 杜耒 〔宋代〕 本作翠岩游,反成双岭留。 云深山易晚,雨过寺如秋。 野水连青竹,残僧半白头。 上方成共宿,剧语到元幽。
白话文翻译:
原本计划去翠岩游玩,却意外地在双岭停留。 云雾深重使得山中天色易晚,雨后寺庙显得格外秋凉。 野外的溪水与青竹相连,剩下的僧人中已有半数白发苍苍。 我们在寺庙的高处共同过夜,深入交谈直至心境幽远。
注释:
- 翠岩:指风景秀丽的山岩。
- 双岭:指两座山岭。
- 云深山易晚:形容山中云雾缭绕,天色暗得快。
- 雨过寺如秋:雨后寺庙的氛围显得格外凉爽,如同秋天。
- 野水:指山间的溪水。
- 残僧:指剩下的僧人。
- 上方:指寺庙的高处。
- 剧语:深入的交谈。
- 元幽:指心境深邃幽远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 杜耒,宋代诗人,生平不详,但其诗作流传较广,风格多以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为主。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紫芝在双岭的留宿经历,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深远。
创作背景: 这首诗可能是在杜耒与友人紫芝一同游历山川时所作,原本计划去翠岩游玩,却因某种原因在双岭停留,诗中反映了他们在山中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。
诗歌鉴赏:
这首诗通过对双岭留宿的描绘,展现了山中宁静而深远的生活氛围。诗中“云深山易晚,雨过寺如秋”一句,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比喻,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、天色易晚的景象,以及雨后寺庙的凉爽氛围,如同秋天一般。这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,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,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、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“本作翠岩游,反成双岭留。”:原本计划去翠岩游玩,却意外地在双岭停留,表达了计划的改变和意外的停留。
- “云深山易晚,雨过寺如秋。”:山中云雾深重,天色易晚,雨后寺庙显得格外秋凉,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和氛围。
- “野水连青竹,残僧半白头。”:野外的溪水与青竹相连,剩下的僧人中已有半数白发苍苍,展现了山中的自然景色和僧人的生活状态。
- “上方成共宿,剧语到元幽。”:在寺庙的高处共同过夜,深入交谈直至心境幽远,表达了与友人共宿的宁静和深入的交流。
修辞手法:
- 对仗:如“云深山易晚,雨过寺如秋”中的“云深”与“雨过”,“山易晚”与“寺如秋”形成对仗,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。
- 比喻:如“雨过寺如秋”将雨后的寺庙比作秋天,形象地描绘了寺庙的凉爽氛围。
主题思想: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留宿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、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感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云深:形容山中云雾缭绕,天色暗得快。
- 雨过:形容雨后的景象,寺庙显得格外凉爽。
- 野水:指山间的溪水,与青竹相连,展现了山中的自然景色。
- 残僧:指剩下的僧人,半数白发苍苍,反映了僧人的生活状态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诗中“云深山易晚”描绘了什么景象? A. 山中云雾缭绕,天色暗得快 B. 山中云雾稀薄,天色明亮 C. 山中云雾浓密,天色明亮 D. 山中云雾稀薄,天色暗得快
-
诗中“雨过寺如秋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 A. 比喻 B. 拟人 C. 对仗 D. 排比
-
诗中“野水连青竹”描绘了什么景象? A. 山间的溪水与青竹相连 B. 山间的溪水与白竹相连 C. 山间的溪水与红竹相连 D. 山间的溪水与黄竹相连
答案:1. A 2. A 3. A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杜耒的其他诗作,如《宿山寺》等,同样展现了山中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深远。
- 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,通过对山中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深远。
诗词对比:
- 杜耒的《同紫芝宿双岭》与王维的《山居秋暝》都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,但杜耒的诗作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,而王维的诗作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意境表达。
参考资料:
推荐书目:
- 《宋诗选注》:收录了杜耒的诗作,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。
- 《王维诗选》:收录了王维的诗作,可以与杜耒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