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康赵明府赠予四诗和其首篇二首》
时间: 2025-01-04 12:07:31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
曾掌兰台篡旧闻,亦瞻玉座和来薰。
戆愚漫有诛奸笔,疏拙元无乞巧文。
执简自知愧南董,免冠谁肯救朱云。
消磨不尽惟诗在,社友寻盟意尚勤。
白话文翻译
我曾经在兰台担任职务,掌握过一些旧闻;我也曾目睹玉座的光辉与温暖。
愚笨的人即使有诛奸的笔也无济于事,笨拙的人根本不懂得如何去巧妙地写作。
我深知自己不及南董(南宋的著名诗人),而脱帽子的人又有谁愿意来救助朱云(朱熹)呢?
唯有诗歌是不能磨灭的,社交的朋友们寻求盟约依然是那么努力。
注释
字词注释
- 兰台:古代掌管文书的官署。
- 玉座:指皇帝或高官的座位,象征权威。
- 戆愚:愚笨的意思。
- 庶拙:意为笨拙,缺乏技巧。
- 免冠:指不戴帽子,表示谦卑或失意。
- 朱云:指朱熹,南宋著名理学家。
典故解析
- 南董:指南宋时期的文学家,刘克庄自谦不及其才华。
- 朱云:朱熹为南宋理学宗师,诗中提及可能意在表达对他学问的敬仰。
诗词背景
作者介绍 刘克庄(1185-1269),字景纯,号道子,南宋诗人,擅长诗词,尤其以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结合著称。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理想追求。
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,刘克庄在经历了政治上的挫折与个人的追求后,写下这组诗,体现了对过往的反思与对理想的坚持。
诗歌鉴赏
这首诗通过回忆与自省,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谦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开头提到的“兰台”和“玉座”,不仅是对文人地位的回顾,也暗示了权力与文化的关系。诗人认为,尽管自己才华有限,但诗歌的存在是永恒的,这是他所追求的理想。诗中的“戆愚”与“疏拙”自谦之语,反映了他对自己的不满与对更高文学境界的追求。最后两句则表达出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珍视,强调了文学社交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。这首诗以其深情的自省和浓厚的友情,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执着与坚守。
诗词解析
逐句解析
- 曾掌兰台篡旧闻:我曾在文书机构工作,掌握过旧事。
- 亦瞻玉座和来薰:也曾仰望高官的荣耀与温暖。
- 戆愚漫有诛奸笔:愚笨的人即使有批判的文笔也无济于事。
- 疏拙元无乞巧文:笨拙的人本就不懂得巧妙的写作。
- 执简自知愧南董:我深知自己不如南董。
- 免冠谁肯救朱云:脱帽子的人又有谁愿意救助朱熹呢?
- 消磨不尽惟诗在:唯有诗歌是不能磨灭的。
- 社友寻盟意尚勤:朋友们仍然努力寻求友情的结合。
修辞手法
- 对仗: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,如“戆愚”与“疏拙”。
- 比喻:将“兰台”与“玉座”作为文化与权力的象征,增强了诗的意象。
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个人才华的自谦和对友谊的珍视,同时也强调了诗歌的永恒价值,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。
意象分析
意象词汇
- 兰台:象征文人的地位与责任。
- 玉座:代表权力与荣耀。
- 诗:诗歌作为精神寄托与永恒价值的象征。
互动学习
诗词测试
-
诗中提到的“兰台”代表什么? A. 官署
B. 学校
C. 宫殿
答案:A -
诗人感到自愧不如的对象是? A. 朱云
B. 南董
C. 玉座
答案:B -
诗中提到的“消磨不尽唯诗在”表达了什么? A. 诗歌是短暂的
B. 诗歌是永恒的
C. 诗歌没有价值
答案:B
诗词比较与延伸
相关作品推荐
-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
- 李白《将进酒》
诗词对比
- 比较刘克庄与李白的诗作,李白的豪放与刘克庄的自省形成鲜明对比,体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格和情感基调。
参考资料
推荐书目
- 《宋代诗词鉴赏》
- 《中国古典诗词选》
- 《刘克庄研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