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水龙吟(席间诸公有赋,再和)》
时间: 2025-01-06 14:48:42意思解释
原文展示:
水龙吟(席间诸公有赋,再和)
琅琅环佩三千,一楼玉立中端委。瑶琚碾就,襄王故国,屈平遗里。多少铅华,飞琼涂抹,一时碎。记少年驰逐。银杯缟带,几番被鸡呼起。冷入重貂如水。鬓丝丝叹非前比。羔儿满泛,狮儿低唱,飘风过耳。冰释边忧,春生民乐,欢形佐史。倩何人蜚奏,五云天上,助吾君喜。
白话文翻译:
在这华丽的宴会上,耳边响起了三千串环佩的清脆声响,站在楼上的是一位端庄的美人。她的美丽宛如瑶玉,令人想起了襄王故国和屈原的遗址。曾几何时,那些光辉灿烂的岁月,如飞舞的琼花一般,转瞬即逝。回忆起年轻时的追逐,银杯和缟带在几度鸡鸣中被唤醒。冷风如水,浸透了我身上的貂皮。鬓发渐白,不禁感叹与之前相比的变化。山羊在水面游弋,狮子在低声歌唱,微风轻轻掠过耳边。如今烦恼已冰释,春天带来了民众的欢乐,欢声笑语为历史增添了光彩。谁来为我奏乐,愿在五云之上,助我君主喜悦。
注释:
- 琅琅:清脆的声音,形容环佩声响。
- 环佩:古代女子佩戴的装饰品,发出清脆的声音。
- 瑶琚:美玉,象征美丽和珍贵。
- 襄王:指历史上的襄王,寓意故国情怀。
- 屈平:屈原,古代著名的诗人,象征忠贞与爱国。
- 铅华:指光辉灿烂的外表,也可引申为浮华。
- 羔儿:小羊,象征柔和与纯真。
- 狮儿:象征勇猛与力量。
诗词背景:
作者介绍:
李曾伯,字子韵,号天游,南宋时期的词人,以其婉约细腻的风格著称。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,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。
创作背景:
此词创作于一次宴席上,众人赋诗,李曾伯借助这一场合,表达对美好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,体现了浓厚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。
诗歌鉴赏:
这首《水龙吟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宴会中的美好场景,同时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。诗的开头“琅琅环佩三千”将我们带入一个富丽堂皇的环境,响亮的环佩声伴随着美人的身影,勾勒出一种优雅的氛围。接着提到“瑶琚碾就,襄王故国,屈平遗里”,这不仅是对美的赞美,也是对历史的追忆,表现了诗人对故国的眷恋与对历史英雄的尊重。
在诗中,光阴的流逝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。“多少铅华,飞琼涂抹,一时碎”,这一句带有明显的惋惜之情,表明美好事物的短暂。诗人在回忆少年时光的过程中,表现出对青春的追逐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。
通过“羔儿满泛,狮儿低唱”的描写,诗人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,暗示着生活的乐趣与生机。最后,诗人向神灵祈求希望,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待,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。
整首诗通过清丽的意象、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。
诗词解析:
逐句解析:
- 琅琅环佩三千:描绘宴会的热闹气氛,环佩声清脆悦耳。
- 一楼玉立中端委:形容楼上的美人端庄优雅。
- 瑶琚碾就,襄王故国,屈平遗里:引入历史,表现诗人对美与故国的思念。
- 多少铅华,飞琼涂抹,一时碎:表达对过往辉煌的惋惜,强调时间的无情。
- 记少年驰逐:回忆年轻时的追求与奋斗。
- 银杯缟带,几番被鸡呼起:描绘宴席的热闹,反映诗人与友人共饮的情景。
- 冷入重貂如水:描写冷风侵袭,感受到身上的孤独与惆怅。
- 鬓丝丝叹非前比:感叹时光流逝,容颜不再。
- 羔儿满泛,狮儿低唱:自然生动,表现生活的乐趣。
- 冰释边忧,春生民乐:表现心中的烦恼已去,春天带来了欢乐。
- 倩何人蜚奏,五云天上,助吾君喜:希望获得美好祝愿,展现对未来的期盼。
修辞手法:
- 比喻:如“瑶琚碾就”比喻美人的美丽。
- 拟人:如“飘风过耳”赋予风以人的特征。
- 对仗:如“羔儿满泛,狮儿低唱”形成对称的美感。
主题思想:
全诗通过宴会的场景、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望,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。
意象分析:
意象词汇:
- 环佩:象征优雅和华美。
- 瑶琚:象征美丽与珍贵。
- 铅华:象征浮华与短暂。
- 羔儿:象征纯真与宁静。
- 狮儿:象征力量与勇敢。
互动学习:
诗词测试:
-
“琅琅环佩三千”中的“琅琅”指的是: A. 悦耳的声音
B. 美丽的装饰
C. 皎洁的月光
D. 明亮的星星 -
诗中提到的“屈平”是指: A. 古代著名诗人
B. 一位美丽的女子
C. 一位历史英雄
D. 诗人的好友 -
诗的中心思想是: A.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
B. 对历史的怀念
C.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
D. 以上皆是
答案:
- A
- A
- D
诗词比较与延伸:
相关作品推荐:
- 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
- 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
诗词对比:
李曾伯的《水龙吟》与苏轼的《水调歌头》都是描写宴会和对往昔的追忆,但李曾伯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表现,而苏轼则更具豪放气势,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。
参考资料:
- 《宋词三百首》
- 《中国古代诗词鉴赏》
- 《李曾伯诗词研究》